文/诗姐说
图/网络(侵删)
在我们学过背过的古诗中,不乏像现在的大白话一样的语言体,简单易懂,却又朗朗上口。比如说《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与戏莲叶北”,再比如元代马致远的经典之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些首诗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和景象,不需要过多的去和晦涩字词做斗争,这也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一类古诗。
在笔者的脑海中,还有一首古诗,比这些诗还要简单明了,整首诗用“一”到“十”这几个数字堆砌连接,看起来简单到惊讶,但是却这么多年来一直留在笔者的脑海中,即使有时候也反应不出来诗名,但是能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这一首诗也是几十年来一直被选入小学一年级课本的启蒙诗,等到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回头去看,实在不得不佩服其中的巧妙,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一首诗:
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此诗的第一个巧妙之处就在于把“一”到“十”几个数字进行组合,敢问从古到今,哪一位诗人可以做到这样?虽说马致远的《秋思》也是几种景物的堆砌,但也没有像把数字堆砌,又排列得这么整齐又毫不违和的。你说他是投机取巧吧?却也巧得如此有智慧,在节奏上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诗的节律美,又巧妙地描绘了一幅乡村画面,真的是太适合初步接触古诗的小孩子去朗诵了,也难怪这首诗会选入启蒙读。
当然笔者觉得好还不够,重要的是很多大家都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现代作家金波在他的《金波论儿童诗》中评论此诗:声、义、画得到了很好的融合。现代语言学家杨春霖在他的《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中说到:生动而含蓄,自然而贴切。现代作家协会会员郭彦全在他的《履痕乡梦共诗情》中赞扬:顿觉跌君多姿,妙趣横生。
这些大师对此诗能给予如此高的评价,那么这首诗究竟妙在哪里呢?我们来看一看。
诗的前两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实际上是一种线性的视觉描写:一眼看过去一眼看去,便能望到几里远,一层薄雾袅袅地笼罩着村庄中的几户人家。当然,这里的“二三”和“四五”是虚词,并不是说只有二三里,只有四五户人家,这在古诗中也是很常见的。
而在后两句“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又把这种线性描写转换为点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此处数字也为虚词),很明显的可以感觉到,前两句是在一个水平线上极目远眺,而后两句便将远望的目光收回,停留在了被吸引的“点”之上。
此外,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都安排了一个量词:里,家,座,枝,又在每句中安排几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再将数字与小道、轻烟、村庄、亭台、鲜花连接在一起。
四个量词,十个数字,五个事物,看起来凌乱,却用寥寥几笔有规律地融合在了一起,勾勒出了一幅美妙的乡村图画,简洁明了,却韵味无穷,使读者情不自禁地走进意境,跟着作者去观察,去想象。
据说此诗是作者在阳春三月去共成,也就是今天的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沿途美景,抑制不住心中的欢喜,即兴而作,但作者并不为大家所熟知,等看了他的简历,确实也是一位很厉害的人物了,他就是北宋的大哲学家——邵雍。
邵雍生于北宋,自号安乐先生,这个号也大概透露着作者本人的一种闲适心态。他是北宋的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著名卜士,几个“名家”头衔加持,颇有点孔夫子的感觉了。邵雍生活在邵村,很小的时候与父亲迁居共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南辉县。后来又隐居苏门山,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他的先天学学说被后人发展为预测学,如此履历也是让人叹为观止了,若不是太忙估计也能为诗词界一清流了。
这一首《山村咏怀》更多地我们称它另外一个名字《一去二三里》,其中的韵味和意境足以让它流传千古。对于这样简单明了却一下子能写入人心的文章,笔者自己而言,还是比较喜欢的,有时候感觉反倒是这样简简单单的表达更接地气,好像是一位生活在人间烟火之中的故人,不用花很多心思去研究,却能真真切切表达现代人的心境,很舒服,很温暖。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一种朴素类诗作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