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不到花的折翼枯叶蝶,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
这是许嵩《断桥残雪》的一句歌词,江南的景色,确实颇具特色。
杭州西湖,国内旅游发展最好的地方,可以说就是这里了,节假日国内景区人气热度历年最高,经常只有国庆节的天安门能与之一战,你也许会问为什么呢?非常美?当然,这是很重要的原因,但客观的讲,中国优美的景色不输这里的可不少,究其原因,文化底蕴和传承。
我想你不要误会,我说的传承可不是历史悠久,我说的传承,是旅游产业。
你知道嘛?
有一幅图,《西湖行宫图》,细致地描绘了西湖周边的美景,很像一幅山水卷轴,图上注明了许多地理信息要素,这是一幅乾隆皇帝下江南游览西湖的导览图。
该图用形象画法描绘了设于湖区的各处行宫及西湖十八景,并详细记录了各景点与行宫之间的距离等内容。全图分五段,每段先有绘制精美、色彩艳丽的地图,后有字迹工整、内容丰富的图说,大大方便了皇帝出游。
在中国许多城市的特色小吃,墙上都会挂着其来历,莫名其妙的经常跟乾隆有关系,结尾一定是:皇帝大为赞赏!
可惜,这些传说,大多数是假的。只有这杭州西湖,仿建的建筑景色,还需要从乾隆的诗作里面考证,当然,水平另说啦~~
不过你知道嘛?乾隆为何对此地情有独钟?
他是被一幅画种草了,这幅画叫《西湖十景》,是出自董邦达之手,现在在故宫博物院收藏。虽然画名是《西湖十景》但是董邦达实际是描绘了西湖的54个景点。断桥相会、雷峰塔下、苏堤春晓、断桥残雪等等。将西湖可以游览的地方都详细标示。
画中极细的工笔亭台楼阁上色极难,整体的青绿色调和房屋的红色毫无冲突,浑然一体,柳树枝头随风摇曳,和湖面的水波纹相互呼应,整幅画的布局错落有致,前景清晰,后景山峦隐约,就好像自带景深效果。
上端的雷峰塔、右侧的昭庆寺、下侧的钱唐门画的细腻写实,山石的皴法也细密严谨,亭台楼阁、山水连绵,刻画的入目惟妙。
宋祝穆《方舆胜览》记载:“西湖,在州西,周回三十里。其涧出诸涧泉,山川秀发,四时画舫遨游,歌鼓之声不绝。好事者尝命十题,有曰: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这些美景散布于西湖周边,又涵盖了四时风物,简单地说,冬天也可以来游西湖哦~想看看断桥残雪嘛?
说回《西湖行宫图》,这是难得的因为“旅客”爱慕景点而导致多了一个景点,很神奇,就是西湖行宫,TA依孤山而建,分为东、中、西三路,结构严谨,布局整饬,“规制淳朴,恍见尧阶舜陛,栋牖松云之象”。(《西湖志纂》)这是一处非常有代表性的清代行宫建筑群,它始建于乾隆十五年(年),乾隆皇帝于次年第一次南巡到杭州时就驻跸于此,他非常喜爱行宫的建筑及周围景致,此后五次南巡到杭州时,也都曾在此居住。出于对西湖行宫的喜爱,乾隆皇帝还在北京玉泉山静明园仿建了此处景致,并将“圣因综绘”列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为爱西湖上,行宫号圣因。图来原恰当,构得宛成真。钟递南屏韵,山标上竺皴。所输波万顷,却便阅耕畇。右题圣因综绘之作,静明园西南隅,地颇幽逈,略仿西湖行宫意。点缀亭榭,命之曰圣因综绘,为园中十六景之一。既书圣因原作于前,复命邦达绘为此图,而书综绘诗于卷,庋藏其地,披图对景,孰画孰真,孰一孰二,孰远孰近,故可浑然相忘耳。御笔。”乾隆四十七年(年)《四库全书》编撰完成后,乾隆皇帝还下旨在西湖行宫玉兰堂的基础上添建文澜阁,在此收藏了一套《四库全书》抄本,这样赋予此地一些文化价值。
与国外不同,中国的山川名胜舆图是中国地图发展史中的独特现象,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山川名胜往往不仅是供人观赏游览的自然胜地,更被赋予丰富的人文意蕴和历史气息,甚至囊括进礼乐文化传统。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相结合,形成了许多富有文化底蕴和审美意涵的文化名胜。标志性的名胜古迹衍生了大量舆图文献,它们往往将地理要素与艺术呈现相融合,兼具舆图的实用功能与山水画的审美特性,于咫尺之内囊括万里河山,体现人文气息。
说起来,还有一处断桥残雪也与乾隆有关,在北京的圆明园的仿西湖十景中,“断桥残雪”和“柳浪闻莺”两景中各有一座石牌坊,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即年。两座石牌坊坊楣分别提有“断桥残雪”和“柳浪闻莺”的乾隆御书,坊阴则有乾隆御制诗各一首。
好啦,这些东西是不是能挂在墙上当种草历史了呐?(笑),不知道大家还对哪些景点的底韵感兴趣?要不要写点北方的粗犷豪迈呢?想要看的朋友请下方评论吧!记得还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