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秋色
周耀泉
秋风秋雨秋色美,枫红稻黄惹人醉。
人们都说,一入秋,老天爷就打翻了调色盒,将绝佳多彩的秋色涂抹到世间的每个角落。世上唯美味和美景不可错过,当秋风吹过大地,当秋雨洇染了万物,当秋色已经无法再深藏的时候,我们走出家门来到浙南丽水海拔米的大山深处——景宁畲乡云中大漈景区小住闲游。
10月4日,恰好是九月九重阳节,放下行李我们就循着秋的脚印,在古村寻找秋的踪影。
穿过古道,在镶嵌着党徽的“听党话跟党走”的市民服务中心前,一池莲花长得十分茁壮,其间建有两个八角翘沿亭子和供人漫步的木栈道。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下,宽大的莲叶绿黄相间,与远处黛翠色的山林和近处的畲乡特色民宅遥相呼应,倒也相映成趣、色彩斑斓。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汉乐府《江南》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优美民歌来。是啊!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浮出水面的莲枝叶有一人多高,挨挨挤挤,重重叠叠,一阵秋风刮过,把莲叶打得啪啪作响,像一面面旗帜迎风猎猎招展,我们嘻笑着穿行其间,忙着摆各种姿势拍照,那是一幅超然脱俗、国泰民安的景象。
第二天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沿龙溪溯水而上,只见溪水里畅游的竟然不是想象中的溪鱼,而是体型硕大的红黄鲤鱼。而和沐鹤溪交汇处一座宽有26米,始建于清乾隆辛丑()年的护关廊桥,横跨在两溪之上。虽然桥上挂着的一盏盏红灯笼,看上去已经有一些陈旧了,但可以想像年来让多少来往的人们,有了一席既可赏景又可躲避烈日酷晒或风雨侵袭,得以暂时歇脚的去处。用木材建成的廊桥,看上去的确有点苍老,不管是立柱横梁还是挡板,曾经的油漆几乎销蚀殆尽,一道道开裂的木纹犹如老年人手背上的青筋凸显出来,道是与秋天的清美景色颇为相宜。
在其右侧,是被当地第一大姓——梅氏引以为傲的"时思寺"。时思寺是南宋初年,以孝治天下的皇帝高宗为旌表梅氏第87代世祖梅元屃,六岁随父亲为祖父守墓三年,日夜不离其侧,嘉其时时思念祖辈,故在其结庐守墓处而建的。
但更加脍炙人口的是传神故事“木马择匠”。
第一次听到木马择匠四个字,是头天傍晚。我信步走进了“进士府”,正当我细读其释文时,进来了一对父子,他们正是梅氏后人。30多岁的父亲用当地的普通话给我解释了半天,我终于明白了大致的意思,而孩子更是自傲地告诉我他在学校演过木马择匠的戏。
那是明朝万历年间,80多岁的梅姓族长召集族人商量建造梅氏宗祠,决定不惜重金选一位主事建祠的木匠师傅,并商量出了公平公开的择匠办法,即做一只木马。而所谓的木马,其实就是木工干活时用来支撑的三脚架,即在两根木头中间交叉凿孔,然后再用一根木棍穿过。但关键之处在于要求将做好的木马在沐鹤溪的水中浸泡三天三夜。结果只有刻有“忠溪陈”三个蝇头小字的陈开春师傅的木马,榫卯紧密吻合、木皮如新,没有一点水渍。胜出的陈师傅果然不负众望,宗祠全是卯榫结构,没有一铆一钉,至今战火纷飞、风雨侵袭多年过去,但依然没有鸟雀鼠窝,没有蜘蛛虫网,没有尘土上梁,堪称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受到历代匠人的膜拜。
所以这一典故也进入了课堂,成了文化和道德传承的重要载体。
当然最醒目最有地标性的景观,非千年柳杉王莫属。在时思寺门前东侧斜坡上,有一株胸径达4.47米,胸围13.4米,虽然主杆被雷击后被削去大半截,但仍有28米高(据说原高47米)的大杉树。专家考证树龄达1多年,那时应该是南北朝时期,一点不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杉王的根部有一个形似门户的洞,一人可自由进出,进到树洞中,发现树干是空心的,空间奇大,可摆一张大桌,供10余人围桌共餐,如果并肩而立可容纳下30多人,抬头可见日光,如同坐井观天一般。柳杉王虽然苍老,但依然挺拔雄劲,郁郁葱葱,令人称奇。走过路过的游客总是想上去摸摸,沾沾其屹立千年的灵气,祈求摸摸杉王头,活到九十九。
秋景秋韵,古寺古树,一山一水,自然生态,完全是天然去雕饰般呈现在游客的面前,哪怕已经有点无法承受屋梁之重的大堂,也只是用两根柳杉木顶了一下,可以说既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又原汁原味地让游客欣赏到了其本来面目。
顺着沐鹤溪继续南奔里许,是雪花漈景区。此处几条溪水汇聚在一起,突遇东西两侧青峰耸立,内为斜峡,外为断崖,谷底深达几十米。我们一行人沿着石阶下行探底仰望,发现溪水猛地冲出山岙形成瀑布,时而四散,时而合聚,开合之间,不停地砸落在崖壁上四溅开来,犹如一枚一枚绽放的雪花一样,哗然飞泻在危崖之上。其水气也会随着山风迎面扑来,给人清凉爽爽的感觉,其声更是震动幽谷,远播悠扬,让人久久地不忍离去。
虽然雪花漈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观感,但毕竟还有美景等着我们去欣赏,这就是最具秋天特色的小佐村的梯田,有人更是将“江南第一梯田”的美誉桂冠授予了她。
虽然小佐村的古址已经只有一堵石砌的墙和“月印泉井”了,但毕竟是有年历史的沉淀,即使地处大山的深处,受时空的阻隔,但随着岁月流转、沧桑变迁,她那固守传承自己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在莽莽大山中创造的,鲜为人知却灿烂迷人的古朴瑰丽文化,还是被游客慢慢撩开了神秘的面纱,不禁为她的美所震惊和感动!因为这里有国内最长的梯田,有与梯田相伴而建的古民居,梯田层层叠叠,金黄的稻穗和依然还翠绿的林草,铺满层层相叠的山坡,非常养眼;而在袅袅炊烟中,远远望去若隐若现的民居,那种静谧与灵动的气息跃然而生。
第三天,我和老班长王大木一起又忙里偷闲,走村串巷,想看看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起居和田间劳作的真实情况。这里的秋天又是另一幅景象,明显地在做秋收秋藏以便渡过寒冬的准备。
在梅井龙家,我们与这位71岁但会玩拼音的老汉聊了起来。好客的他带着我们参观了他的家,正堂中间挂着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像,而侧门口挂的却是做佛事时留下来的符咒图。
屋内储存了从农田里收获来的大量瓜果蔬菜和粮食,他还很得意地告诉我们养了两头大肥猪,是准备过年的时候用的。问他怎么多猪肉能吃完?他说,要送给住在景宁县城的儿子和女儿。而在一个没有大门的地窖里,一口挨一口的都是正在发酵的酒缸,梅老汉告诉我们说有斤呢!问他为什么没有门?不会被偷?他笑着摇摇头,不会不会的!
一路行来,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淳朴的乡间民风,还感受到了金风送爽、林草色变,意象万千的秋景。秋日如虹,枫叶如彤,桂香倾泄,层林尽染,一种苍厚、浑朴之美扑面而来,我们静静行走其间,深深地被成熟的晕染了秋韵意境所吸引,满身心地享受着风情万种的畲乡秋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