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大致流传在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等地区,因为乐队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因此得名。
在江南广大地区虽然流行很广,但各地区之间风格完全不同,主要在于是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异。因为城市中居住的多为中上层人士,注重修养,所以风格典雅华丽,而农村则常用号锣鼓,气氛十分热烈,风格较为简朴。
关于江南丝竹的具体起源已经查不清楚了。清朝咸丰庚申年(年),世间流传的《秘传鞠氏琵琶谱》的手抄本中,已经记载了《四合》一曲,该曲自成体系。现在流传的丝竹八大名曲《行街四合》、原板《三六》、《云庆》等,这些曲目都和《四合》的曲调有很大的联系。年,李芳园编著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附录的名曲《虞舜熏风曲》、《梅花三弄》,都和江南丝竹中的相关名曲曲目的旋律大致相同。基于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在清朝年之前,江南丝竹已经在民间流传。
明朝嘉靖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著名戏曲学家们,他们在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时候,著名音乐家张野塘等人已经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他们用工尺谱等乐器演奏,后来逐渐形成了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让江南丝竹被人们所熟识。
明朝太仓,一位古琴大师横空出世,他叫做徐上瀛,他创新琴学文化,对江南丝竹的发展起到了推广的作用。徐上瀛总结出江南丝竹“清、微、淡、远”四字琴学理论与操琴特色,他广收博采,取诸家之长,独创一格。徐上瀛详尽地描述了江南丝竹运指、用力、取音等特点和技巧。在表演上纠正了只求简缓而无繁急的缺陷,让江南丝竹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成为当时琴坛的重要一派。
民国建立后,江南丝竹逐渐以上海地区为中心,开始在江南地区广泛地流传,并出现了“文明雅集”、“清平社”、“钧天社”等演奏团体。年左右,上海城隍庙点春堂举行了一次各地丝竹爱好者的大型集会,参加大会的多达两百余人。参加这次集会的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他们都是丝竹爱好者。其中也有“清客串”、“丝竹班”等上海地区的丝竹班社参加。“丝竹班”当时主要分散在上海郊县,常常在婚庆、丧事等场合中演出,是民间的职业性音乐组织,以农村中的吹鼓手居多,演奏风格粗狂、朴实。
而“清客串”则是市民们的自娱性组织,演奏地点多在茶馆、私人住宅等,演奏的曲目为八大名曲,善用曲调细腻的加花手法,风格淡雅秀丽。他们除了在亲朋好友的婚丧场合进行不收取酬劳的演奏外,从不受聘参加民间的婚丧喜庆的表演活动。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是,表演风格精细,曲调柔婉细致,江南秀丽的山水似乎都融入于丝竹妙韵之中。丝竹乐曲多来自于民间的婚丧、喜庆和大型的庙会活动,也有来自于民间长期流传的古典曲牌。传统的演奏技艺包括: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逐步形成了“小、细、轻、雅”等风格特色。江南丝竹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谦让、和谐创新等的社会文化内涵用曲调形式完美地展现出来。
江南丝竹的曲目十分的丰富,传统的曲目有《中花
六板》、《三六》、《行街》、《四合》和《云庆》等名曲。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曲子是江南丝竹八大曲,名称的由来颇为有趣。年,丝竹家在上海新世界的游乐场内设立“丝竹游艺”,将八大名曲分别写在八块牌子上,丝竹爱好者可从中选取任意的曲目上台演奏,于是就有了《欢乐歌》、《云庆》、《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扳》、《四合如意》、《行街》这八大曲目的名称。八大名曲曲调和谐,尽显江南柔山丽水的婉约情调,极富情韵。
丝竹乐队在编制上也比较灵活,主要以二胡、笛子为主要乐器,乐队成员一般三到五人,多的可到七八个人。丝竹乐队的组合由“丝”和“竹”组成。“丝”演奏的乐器包括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竹”队表演的乐器主要有笛、箫、笙等,此外还有板、板鼓、碰铃等其他乐器。最近在上海郊县发现的丝竹乐队中有使用京胡、板胡和碟子等乐器的。曲式结构上可分为基本曲调的变奏、类似于西洋音乐回旋曲式的循环结构和多曲牌联奏的套曲三类。
时至今日,江南丝竹仍是江南地区最受人们喜爱的一项文化,闲来无事,听音奏曲,这是何等的享受。如今它的艺术感染力已经传遍全国,走向世界,价值不可估量。欢迎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