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价格 >> 正文 >> 正文

金秋忆江南,在上海1925书局听评弹赏雅

来源:江南 时间:2025/4/8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江南各地浮动金桂暗香,上海书局传来吴侬软语,弦索叮咚之间透着浓郁秋意。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戏曲文化普及推广,“评弹中的江南文化”系列活动持续举行至第二期。今天下午,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优秀青年文艺家陆锦花、新生代青年演员郑鸣秋以评弹雅集的形式,与观众读者共聚书局,在书香氛围中演绎评弹艺术,共话秋日“醉美江南”。

其中,《我有一段情》将秦淮风情融入苏州评弹,在伴奏上尝试加入同琵琶一样属于弹奏型的弦乐器,并对旋律进行创作,加强了表现力。在演唱方面,以评弹为基础借鉴一些歌曲处理,唱得情深、韵厚、有意境。

作品《秋思》因其具备词、曲、唱三绝,成为弹词艺术一朵奇葩。唱词全摘自唐诗,句句有来历,曾由评弹名家周云瑞采用祁调演唱,但有所创新,加入戏曲元素,增加特色“过门”,使老祁调焕发了新生。

弹词选曲《书房自叹》选自中篇评弹《情探》,唱腔优美富有江南弹唱音乐的特色音乐,营造出深秋庭院的萧瑟之感,高博文曾在今年国家大剧院新年音乐会上表演过。弹词开篇《莺莺拜月》选自长篇《西厢记》,是近年来新媒体平台上走红的网络热门曲目,描绘了红娘和莺莺在月下祭神的场景,“月下看花花富贵,花前赏月月精神”,花月相对,烘托之柔美,是具有较强文学性的评弹经典名篇。

此外,弹词选回《珍珠塔·出房门进房门》叠句多,典故多,雅俗并济,趣味纷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将苏轼《水调歌头》诗词元素融入评弹的曲调中,并以爵士风格来呈现,既符合现代审美,又颇具古风韵味。

弦索叮咚,吴语婉转,说唱古今,有着“江南明珠”之美誉的苏州评弹,与上海虹口区有着不解之缘。曾在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现书局)工作的陈云同志,也是评弹的“老听客”。据记载,小时候陈云常跟着舅父到镇上书场听评弹,有时舅父忙碌,他就去书场站着墙边免费听书,也称听“戤壁书”。陈云曾说“我是听戤壁书出身”,他的幼年正是伴随评弹艺人的娓娓道白和丝弦弹唱度过。评弹成了他的爱好之一。

“出人、出书、走正路”,40多年前陈云对上海评弹团的指示犹在耳畔,40多年后新一代上海评弹团演员们又走进陈云工作过的地方,伴着书香带读者品读江南文化。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