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有个说法叫南张北侯中少林,就是南边张永熙,北边侯宝林,中指山东济南孙少林先生。
年七月十六号下午三点,素有相声界的“江南旗”之称,与侯宝林大师齐名的相声大师张永熙先生在南京辞世,享年九十二岁。从家境贫寒的流浪艺人成长为新中国的一代相声大师,张老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
相声“江南旗”
张永熙出生在北京的皇城根下,自幼家境贫寒,9岁起就拜师相声老艺人赵少舫学习相声,艺名“小张麻子”,由此开始了他80余年的艺海飘萍。
说他是相声界在江南的一面旗帜,除了他在南方积累的广泛观众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把北方的相声艺术与南方艺术特色做了很好的结合,实现了相声艺术在江南地区的“本土化”。张永熙充分借鉴了南方的艺术形式,发挥他“学”的特长,将当地流行的评弹、评话等曲艺形式第一次融进了相声节目,一炮而红,在相声里面唱评弹这可是他的独创,至今无人能及。
“三个半”柳活演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声逐渐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曲艺形式之一,各地涌现出许多技艺精湛的相声演员,在这些演员中,北京的侯宝林、济南的孙少林、南京的张永熙、武汉的王树田,均以擅长表演“柳活”类节目(指以学唱戏曲、曲艺和歌曲为主要内容的相声作品),为内外行所称道,他们四位也被合称为相声界“三个半”柳活演员。这四人虽然身处南北各地,但是除了张永熙外,另外三个却都是天津人,而这一直鲜为人知。
相声虽然是流行于北方的曲艺形式,但是张永熙和王树田却为相声在南方的传播,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这种“拓荒者”的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张永熙年落户南京,他更加把相声的南北融合作为了工作的重点,张永熙除了擅长演唱北方的戏曲、曲艺之外,还潜心研究南方曲种,并得到过评弹名家徐云志、蒋月泉的亲自指点。他先后上演了《南弹北弦》《学唱三曲》《珍珠倒卷帘》《坐享其成》等一大批优秀节目,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的认可,更收获了“北侯南张”这样与泰斗齐名的美誉,扎根金陵七十载,北艺江南树大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