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诗大会圈,贴出第一期干货文章《10分钟学会格律诗词》后,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究其原因,主要是整理人赵富有老师,用最简洁最好理解的文字,把平时让大家一头雾水的东西说透了。而且让大家弄明白诗词的格律规则,真的也就是阅读文章的10分钟时间。
但是,弄懂不一定会用,想要写出一首好的诗词,必须还是要平时的大量练习的。赵老师第一年学习写古诗词的时候,基本上是每天3首,一年写了一千多首习作的。
10分钟的学习,只是让大家入门,知道格律诗词究竟是怎么回事,其中具体的细则,还是需要我们再分10节课,来说一下的。接下来的10节课,依托王力老师的《诗词格律十讲》,把诗词的每个细节,详细的给大家说一下。
我们依托的这本书,可是难得一见的,年出版的,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的一本薄薄的著作,网上很难买到。外面卖的纸质书,很多是为了出版或者别的原因,经过修改过的。
现将这本最简洁版的《诗词格律十讲》,一点点的录为电子版,部分地方可能会加入整理者的语言。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个圈子,发芽开花,并且弥漫开来,逐渐壮大!
第一讲诗韵和平仄
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
古人所谓“吟”,跟今天的朗诵差不多。所以“诗和声律”,就发生了极其密切的关系。
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声律,而所谓声律只有两件事:第一是韵,第二是平仄。
其中尤以平仄的规则最为重要;因为没有平仄规则,就没有诗词格律。现在先请大家读几首唐诗: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江南曲李益嫁得瞿唐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是三首五言绝句,它们逢双句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一收音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是放在句尾。韵的作用是构成声音的回环,也就是形成一种音乐美。
例如《登鹳雀楼》,“流”字读liú,“楼”读lóu,都是收音于ou的;《相思》,“枝”字读zhī,思字读sī,都是收音于i的。这就显得非常和谐了。
有时候,依照现代普通话的语音去读并不和谐,这是因为时代不同,语音有了发展。
例如《江南曲》,“期”字读qí,“儿”字读ér,很不和谐,但是如果依照上海话的白话音来读“儿”字,就十分和谐了,因为上海白话“儿”字念ní,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唐代的古音。
至于讲到平仄规则,就必须先说明“什么是平仄?”
古代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以外,共余三声都是仄声(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平声大约是比较长的音,而且是一个平调,不升也不降;其余三声大约是比较短的音,有升有降,因此形成了平仄的对立。
诗人们利用这种对立来造成诗的节奏美。
上面所引的三首五言绝句,是依照同一个平仄格式写成的。每首只有二十个字,其平仄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内的,表示可平可仄,[]内的,表示押韵,下同。)
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在普通话里,平声已经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入声已经消失了,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平声好办,只要把阴平和阳平同等看就是了。入声归入上声、去声的也都好办,反正上、去两声也都是仄声。
唯有归入阴平、阳平的入声字就非查字典不可(可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同音字典》)。
大概平仄格式上标明仄声,而普通话读平声的字,多半是古入声。这三首诗中的入声字是“白”、“日”、“入”、“欲”、“目”、“一”、“国”、“发”、“撷”、“物”“得”、“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发”、“撷”、“得”,它们在普通话里都变了平声,而它们所在的位置是规定要用仄声字的。
这三首诗是严格依照平仄格式写成的。
一般地说,每句的第一个字,可以不拘平仄。试看第一句第一个字,“白”、“嫁”是仄,而“红”是平,第三句和第四句的第一个字,这里三首诗都是用了仄音,但是在其他唐诗中也有用平声的。
唯独像“平平仄仄平”,这样一个五言平仄句式(在这三首诗中是第三句),第一个字只能用平声,不能用仄声,否则叫做“犯孤平”。
犯孤平:有些情况,如处于一句之中的四、五、六字的位置上,是两个仄声字之间夹一平声字,前人也称为“犯孤平”。
为了避免“犯孤平”,某些句子的“一、三、五”诸字也不能不论。如“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子,其第三字平声如换用仄声字,便只剩下第四字为平声了(韵脚的平声字不计),这就会犯孤平。因此,这种句型也不都是‘“一、三、五不论”。犯了孤平,一般可以“救”,即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回某个平声字,使平,仄声字的比例恢复大体上的平衡。(后面会详细的讲“拗救”!)
这一讲所讲的,是最基本的东西。
讲的虽然是五言,但是可以类推到七言。讲的虽然是绝句,但是可以类推到律诗。讲的虽然是诗,但是可以类推到词。
大家看完,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什么疑问没有呢?有的话,可以在评论区说一下,咱们圈子内的老师,有看到就会去回复的。
最后,欢迎大家加入“中国写诗大会圈”,这里不但是是学习诗词圈,还是可以充分展现大家作品的圈子。里面目前有多位优秀的老师,与大家一起同台切磋交流。
最后,谢谢赵富有老师提供的材料,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