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美术教育注重学科渗透,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学识、触类旁通的技能。如果美术教师能够打破学科间的藩篱,大胆“拿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策略,美术教学就能令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别有洞天。“教无定法”,我经过多次的课堂教学证明发现,在美术课中适当的穿插古诗词,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诗巧妙导入课题
学习兴趣是人们学习时引起和保持注意、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的极其重要的心理因素。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调动自身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使学习者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在新课引入时,老师由诗导入效果相当不错。如在《寻找春天的色彩》中,教师一进教室就诵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学生一听是熟悉的诗句,就会主动接出下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诵完诗,学生就会很惊讶,美术老师怎么上起语文课来了,一下子就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把注意力集中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同时也很自然地就揭示了课题,达到了引入的目的。
二、以诗激发学生在绘画中的求异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套用诗句,再根据当时的教学情景加以改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的效果。如画莲花时,我联想到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而当时教室外的鱼池内莲花盛开,但没有鱼,不过有几只美丽的仙鹤雕塑,学生一起改成鹤戏莲叶间......”,学生在这样的启发下画出了一幅幅富有情趣的仙鹤戏莲图。这样也煅练了他们的学习迁移能力(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三、以“诗”会“美”,陶冶学生情操
情感陶冶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情感和环境的因素,以情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感化的一种德育方法。大家都知道,古诗词都是当时作者有感而发写下的,有描写祖国河山壮丽景色的,有借景抒情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的。这些诗对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生品德修养,陶冶情操十分有用。如教师充满感情地朗诵“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的美丽景色就浮现在学生眼前,激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时,教师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到美术学习上,学生被江南美景所陶醉,画起来就很有灵感。每首诗都蕴藏着音乐的节奏美,同时也是一幅幅迷人的画,学生在这样的美术学习中身心愉快,美术细胞得到很好的熏陶。
在美术教学中应用一些常见的古诗词,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知识,这符合哲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大胆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为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方法而努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