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车标 >> 正文 >> 正文

雅道相传诗词之都江南悦文天下

来源:江南 时间:2022/10/18

「来源:|禅艺会ID:gh_a50f5b9dffb1」

历史上的中国,诗人辈出,各地都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诗人,要确立一个“诗词之都”,大概会得罪不少异地的子弟。如果真要做这样一个题目,兴许可以写出一大批论文和专著的。其实,如果你真喜爱诗词,真热爱家乡,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可以有一个自己的“诗词之都”。

(一)江南的诗人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

有人曾对历史上的中国诗人的籍贯做过统计,结果发现,前十位的是:

1.江苏:人2.浙江:人3.广东:人4.福建:人5.江西:人6.河南:人7.安徽:人8.山东:人9.四川:人10.河北:人

江浙一带正是人们心目中的江南,也是吴越之地,其核心区就是在太湖流域,两省在历史上造就出名诗人,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其中就包括了以下一些著名诗人(部分年代为常用生卒年,待考):

谢灵运(—):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绍兴嵊州市)

沈约(—):出生在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县)

孔绍安(—):出生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

骆宾王(—):出生在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

贺知章(—):出生在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

丘为(—):出生于嘉兴(今浙江嘉兴市)

钱起(—):出生在吴兴(今浙江湖州市)皎然(—):出生在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戴叔伦(—):出生于润州金坛(今江苏常州金坛区)

孟郊(—):出生在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

李绅(—):出生在无锡(今江苏无锡市)罗隐(—):出生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市)李煜(—):出生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林逋(—):出生在奉化黄贤村(今浙江宁波奉化)

范仲淹(—):出生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周邦彦(—):出生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陆游(—):出生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

范成大(—):出生在吴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戴复古(—):出生在天台黄岩(今浙江台州市)

周密(—):出生在杭州(今浙江杭州)

赵孟(—):出生在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王冕(—):出生在诸暨枫桥(今浙江绍兴诸暨)

杨维桢(—):出生诸暨州枫桥全堂(今浙江绍兴)

倪瓒(—):出生在无锡(今江苏无锡市)

于谦(—):出生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顾炎武(—):出生在昆山(今江苏苏州昆山市)

沈德潜(—):出生在长洲(今江苏苏州市)袁枚(—):出生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龚自珍(—):出生在仁和(今浙江杭州市)

如果说以省为单位统计诗人人数获得的第一位是一个团体冠军的话,那么作诗最多的个人冠军同样出现在江南。南宋诗人陆游(—),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如今可查到的有九千三百万多首诗词,他被认为是作诗最多的古诗人。从年代上看,陆游在46岁入蜀前写了两百首左右;入蜀后到64岁削官,写了两千四百余首诗;从回乡到84岁去世又写了六千五百多首,可见陆游的晚年是其诗词创作高峰期。

(二)吴兴沈约开创了中国诗韵的新境界

诗词有格律上的要求,押韵是吟诵诗词时抑扬顿挫的基本前提。历史上,首先完整提出中国诗韵格律要求的是一位生于江南的湖州德清人沈约。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是南朝文学家和史学家。作为齐梁文坛领袖,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沈约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这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南史》称:“谢玄晖(谢朓)善为诗,任彦升(任昉)工于笔,(沈)约兼而有之,然不能过也。”文中所提谢朓,是“陈郡谢氏”中的重要一员,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是永明诗人的代表,在当世就享有盛名。沈约十分服膺谢朓的五言诗,盛赞道:“二百年来无此诗也。”萧衍在称帝后还追慕不已,说谢朓的诗“三日不读,便觉口臭”。

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沈约的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为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为南朝宋淮南太守。沈约自小聪明过人,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父亲遭迫害后,幼小的沈约只能东躲西藏,逢大赦才免于流亡。此后,他长期流寓他乡,过着孤苦贫困的生活,但他昼夜勤学不倦。沈约刚开始时担任奉朝请,济阳蔡兴宗听说他有才华,非常赏识他,蔡兴宗任郢州刺史时,引沈约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蔡兴宗常对他的儿子们说:“沈记室的操行可为人师表,你们应当向他学习。”后来蔡兴宗任荆州刺史,又请沈约担任征西记室参军,带厥西县令。

(三)最早的山水诗人来自江南

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乡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山水诗派开创人谢灵运(—),生于会稽始宁,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谢灵运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把自然界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谢灵运的山水诗句秀辞巧,往往一字而传山水情态,在提炼诗意、感悟语言方面有过人的才气,这一点连李白也佩服之至。谢灵运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谢灵运的诗大多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南史·颜延之传》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此外,汤惠休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钟嵘说谢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典丽新声,络绎奔会”;萧纲也说“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谢灵运诗中那些山姿水态与典丽新声时,自然会感到鲜丽清新、自然可爱。谢灵运垂范后世的佳句显示着高超的描摹技巧,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犹如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大自然之美,尤其是“池塘生春草”更是意象清新,浑然天成,深得后人激赏,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

(四)最早的吟诗雅集出现在江南

如今的诗人大多已经习惯于一人独处写下新的诗篇,失去了古人通过雅集活动即兴创作的乐趣。集体一起创作,可以互相激励与启发,但也会增加压力与造成竞争,其实更利于真正的好诗与好诗人脱颖而出。

公元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友人及亲朋在绍兴市西南兰渚山麓的兰亭,为过“修禊日”宴集于此,列坐于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漂流至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意为除去灾祸不吉。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这种传统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在这次活动中共有十一个人各作诗两首,十五个人各作诗一首,十六个人因没有作出诗而罚了酒,总共成诗三十七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王羲之为此作了一篇三百二十四字的序文,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今存王羲之的《兰亭诗》共有六首,这是史料记载在江南出现的吟诗雅集活动,文人墨客齐聚一处,以诗会友,以酒助兴,最终不仅留下了诗集,更是留下了《兰亭集序》。

唐大历年间“吴中诗派”的文化活动是以颜真卿和周围一批文士、诗人组成,主要活动地杼山妙喜寺(在今吴兴区妙西镇),成为开启和发展中唐时期闲恬、淡泊,以唱和联句为主诗风的主要力量,在唐诗由盛唐向中唐发展演变中起到重要作用。留下湖州联句五十三首,占《全唐诗》所收中唐时期联句一半多,涉及著名诗人耿湋、李益、吴筠、李观、袁高、皇甫曾、皎然、陆羽、李崿、刘全白、陆士修、潘述等八十余人。

明清时形成的浙江词派一度左右词坛,标举南宋,以朱彝尊、厉鄂为代表的“浙西六家”、前后“吴中七子”等,主张淳雅清空。阳羡词派则以陈维崧为宗,崇“意”主“情”,以悲慨激扬和凄清萧瑟等多侧面的情思,浓重表现那个时代的心态。在清代嘉庆年间,江南又出现了重要的词派:常州词派。浙派词人在声律格调上着力,常州词人张惠言却大声疾呼词要与《风》《骚》同科,强调比兴寄托,反对无病呻吟之作,“开山采铜,创常州一派”。一时和者颇多,蔚然成风,后经周济等人的推阐、发展,理论更趋完善,所倡导的主张更加切合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其影响直至清末不衰。

(五)非江南的诗人也偏爱江南,在江南留下无数佳作

江南一带四季分明,热不及南方持续不退,冷没有北方彻骨寒冬,气候宜人的江南,春天植物茂盛,秋天色彩斑斓,十分利于诗人产生创作灵感,因此,历史上有许多著名诗人对江南流连忘返,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词。

李白喜爱江南,到过六代故都金陵和当时的国际都市扬州等地,在怀古胜地写下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在他游走江南时留下了《江南春怀》等诗篇:“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杜甫在年轻时从江宁到吴越,一游就是四年。他在越地的线路正是唐代诗人经常走的一条路,也就是后来被人命名为浙东的唐诗之路。浙东唐诗之路,源自钱塘江,上溯到绍兴镜湖,沿浙东运河、曹娥江,然后南折入剡溪,经沃洲山、天姥山直抵天台山石梁飞瀑,全程约一百九十公里,《全唐诗》记载的两千两百余位诗人中就有四百多位诗人走过此路,《唐才子传》里的两百七十八位才子中就有一百七十余位走过,以至于后来成了钱塘江南岸的一道特别的文化景观线路。

苏轼(—)虽是四川眉州人,却独爱江南,他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苏轼十分钟爱江南,曾九次到访江南名城常州,这从他买地准备在此养老的行为中可见一斑:他所购置的田产位于宜兴市丁蜀镇附近,如今的东坡书院据称就是当时苏轼的田产地。为此,苏轼写有一首《菩萨蛮·买田阳羡吾将老》表达心中的喜悦:“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有书仍懒著,水调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可惜的是,苏轼刚到常州,还未养老,就溘然辞世。

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心目中的江南就是以常州为典型的,他说:“常州是我的‘母乡’,也是我的‘妻乡’,‘母乡’加‘妻乡’,那份乡情也不下于‘父乡’......”在自称“江南人”的余光中心里,常州有着别样的意义。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避难于巴山蜀水,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终老于台湾,在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中对常州有着别样的情感。在《乡愁》一诗里,邮票与船票的另一端,牵动他心的,正是永恒的常州母亲与常州新娘。

江南,意指长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狭义上则指太湖流域。古诗词中的江南,通常都是指人文江南。白居易写江南最为出名的《忆江南三首》中,其中最美的是第一首: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韦庄的《菩萨蛮》,也把江南写得风流缱绻: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于是,好江南吸引了代代文人墨客的到来,并在这里种下雅道之种,最终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最为认可的雅道之都。

展读

茶道之都:湖州

花道之都:苏州

香道之都:扬州

琴道之都:江南

书法之都:湖州

绘画之都:苏州

收藏之都:江南

《禅艺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人人可以订阅,人人可以投稿,人人可有专栏。禅艺文化十八项,由雅道八项(茶道、花道、香道、琴道、书法、绘画、收藏、诗词)、生活六项(建筑、庭院、空间、家具、素食、服饰)和艺术六项(书法、绘画、雕塑、摄影、手艺、法物)组成。在这里,你将看到与众不同的图文资讯。原创无穷、图片无码、转载无限。邂逅之后,不再彷徨。投稿邮箱:zenart

.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