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类型 >> 正文 >> 正文

江南水乡古镇新型能源技术应用的策略与方法

来源:江南 时间:2022/6/24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以及应用生态技术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清洁、可再生能源以及绿色生态建筑等新型能源技术正迅速发展,并成为当下城镇建设发展领域的热门议题。在我国新型能源技术的产业链条中,研发与生产多位于城市的产业园区,虽然近些年来一些特色小镇也以其作为主导产业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以研发为主的余杭智能能源小镇以及以生产为主的长兴新能源小镇等。但是,对于我国建筑尺度、体量小的传统聚落,尤其是传统风貌特征显著的古镇、古村,研发与生产空间并不适合。因此,新型能源技术的应用就成了传统聚落抓住新型能源技术发展新契机,提升传统聚落生产生活水平,解决现状问题与困局的主要领域。目前,古镇、古村的新型能源技术应用方兴未艾,应用研究多为对应用前景、资源状况的前期分析,如焦小龙()对江苏同里镇可利用清洁能源的挖掘。但在新技术、新能源应用的具体策略与方法方面,梳理与分析较少;同时,已有若干应用的实践成功案例,如成都洛带古镇升级改造供电网络、提升古镇品质(蒋丽丽,),但在全国范围内还未推展开来。作为我国传统聚落的典型代表之一,江南水乡古镇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对江南水乡古镇传统营建的生态应对经验与技术已经有诸多研究(鲍莉,;李学,宋德萱,;张宏儒,刘秉衡,等,),但对应用新型能源技术的探讨与实践较少。因此,需对江南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并对江南水乡古镇传统营建的生态应对经验与技术进行总结,探讨适应江南自然环境、解决现状生产生活问题,同时能够传承江南水乡古镇传统营建智慧并且延续空间风貌特征的新型能源技术应用策略与方法。

1

江南水乡古镇的自然环境特征

在自然人文地理概念中,江南水乡古镇所处的江南地区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该地区山少,水多,地势较为平缓,河湖水网密布。从气候条件来看,属于亚热带气候区(段进,季松,等,),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四季分明,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在夏季,高温高湿使得人体散热困难,尤其是春夏之交的梅雨季节,气压低,常使人感到胸闷不适。在冬季,低温高湿常会使人感到更加阴冷。

2

适应自然条件的江南古镇传统建筑布局与空间形态

传统江南水乡古镇的营造基于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一系列人居环境的生态营建策略,以较低的代价满足了一定的生活舒适度要求。

2.1

城镇格局

江南水乡地区以前都是冲积平原,随着泥沙沉积以及土地开垦,逐步形成了水网密布的自然环境。江南水乡古镇多位于水网密集处,“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镇”,以水系为骨架,形成了道路及建筑顺应河流发展的城镇格局。这种城镇格局不仅保持了原有自然环境特征,更重要的是,具有显著的调节城镇内部生态小气候的作用。首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高,在炎热的夏季,水面的温度较低。因此,密布的水网不仅可以使周边的环境温度降低,而且可以由冷热温差造成的空气流动,使开放的河道成为风的通道(鲍莉,)(图1)。其次,平行于水系的街巷一般较为开敞,与水系一同组成风的通道(图2)。而垂直于水系的街巷则一般较为狭窄,两侧建筑也较高(图3),使其通常处于阴影之中,从而温度较低,同样可以由冷热温差加速空气流动,与水系一起构成古镇风道体系。最后,古镇主要传统建筑布局形式为多进院落式,而顺水而建的宅院多朝向河道,甚至会因此放弃可以获得较多日照的南北朝向而选择东西朝向。这不仅是因为在过去,水系是古镇交通及日常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而且建筑朝向水系,门窗的开启可以使水面的凉风进入建筑内部,带走屋内的湿热、获得冬暖夏凉、昼冷夜热的舒适小气候(图4)。

图1开放河道成为通风廊道(同里古镇)

Fig.1Openriverspacebe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