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类型 >> 正文 >> 正文

我的家乡在河北它是王宝强的家乡,被誉

来源:江南 时间:2024/8/28
白癜风平安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80415/6169140.html

我的家乡在河北

今年春节,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河北广播电视台特别策划倾情推出融媒体节目《我的家乡在河北》。和您一起溯乡源、忆乡景、述乡俗、觅乡味、及乡物、拾乡技、念乡艺、闻乡曲。云端话年满载思念,家乡故事带您畅游京畿福地,乐享美丽河北!

00:40主题曲——我的家乡在河北.mp:37来自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演唱者:郭玉红(河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

第四期

邢台南和

南和,有着璀璨夺目的风华旖旎。古刹白雀庵、北齐造像碑、隋代澧水石桥碑,千年历史的年轮在这里定格;“盲人乐圣”师旷、“大唐名相”宋璟、“明朝贤臣”朱正色、“书画大师”白寿章、“影视明星”王宝强、“诗词达人”白茹云,古城和阳的人文在这里沉淀;笔架耸翠、澧水扬清、凤池春烟、鸡台晚照、梅亭绿荫、荷沼香风、古刹晴虹、仙坛秋月,鱼米之乡的灵秀在这里完美体现;猫砂产品、宠物产业、全工钢锉、金沙河挂面、农业嘉年华,五个全国第一擦亮南和的鲜活名片。

讲述人

邢台市南和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党组书记,局长卢瑞静

万千宠爱,南和相伴。南和籍知名艺人王宝强曾演唱过一首红极一时的歌曲《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诠释着国人对春节回家的特殊情结。春节在即,思乡甚浓,今年的春节,因为疫情的原因,有很多的朋友选择不再返乡,原地过年。但乡愁不变、乡情不减。下面,请大家随着我的讲述,一起走进千年古城——南和。感受别样的乡土人情。

Part1

抬黄杠

大型民俗活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抬黄杠就源于这里,距今已多年。相传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在南和张路郄村一带和汉军展开激战,河郭一带的村民,用黄杠带着食品给农民军送粮,在贾宋与当地村民汇合一起支援起义军。

07:25

后来形成习俗,每隔十年,正月十三至正月二十在河郭抬杠,正月二十一、二十二在贾宋抬杠。抬杠时,“杠头”高举“四牌公”大旗,三十二只杠按顺序排列其后,踩着杠的震颤鼓点,时而徒手倒肩,时而外八步内八步,杠杆在脊背上任意转动,两个抬杠人前后默契配合,翩翩起舞。人、马、杠呈螺旋式飞奔,人欢马叫、龙腾虎跃,参加者上千人,围观者数万人,已成河北规模最大的民间社火活动。

聊完了民俗,再来说一说咱们的特色美食。吃好喝好是每年春节里的头等大事。而提到美食就不得不说一说南和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米煎饼和卢氏带鳞酥鱼。

Part2

小米煎饼

小米煎饼的制作工艺,可追溯到清朝末年,至今已百余年。小米煎饼取材于南和金米,并辅佐增加小麦面、葡萄干、熟芝麻和白糖,加水后打糊发酵,上铛烙熟即可食用,粗粮细作、养分均衡,具有焦、嫩、香、甜等特征。据史书记载,在兴林国一带(南和)盛产金米,三皇姑常用此米制作煎饼救助百姓,深受大众喜爱。后经今人屡次研制成如今的形态,香甜可口、养分均衡、制作便利,深受广大食客喜爱。

Part3

卢氏带鳞酥鱼

在春节的宴席上,鱼是必不可少的,预示着年年有余的好运气。鱼的做法千变万化,南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卢氏带鳞酥鱼便是其中一道上等佳品。在南和,“卢氏带鳞酥鱼”有着上百年的传承,最早起源于清朝末年。酥鱼精选长江新鲜鲤鱼和武昌鱼,鲜鱼抠腮去内脏反复净洗后,置于磁州窑大砂锅内,辅以鲜葱、香姜、花椒、香醋、白糖等数十味佐料和陈皮、银杏果、木草、草决明等48种名贵药食同源香料,慢火煨制10小时,大火料窨,武火收汁,便加工成骨酥肉嫩、溢香爽口的酥鱼,让众多食客拍案叫绝。

Part4

小江南

“南和种地不求天,耳听渔歌看秧田。柳荫垂钓归来饮,即此便是小江南。”现在的南和,正在走向一个更加生态宜居的南和、一个更加和谐繁荣的南和、一个更加精致大气的南和。“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愿大家在“疫去春来”之时到这个“如诗如画”的南和,走一走,看一看,也希望今年因为疫情没有归家的亲人们在“春暖花开”之时,看一看故乡美丽的风景,叙一叙浓浓的乡情,使感情的根代代延续。

就地过年,暖在身边!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河北广播电视台倾情推出融媒体特别节目《我的家乡在河北》,云端话年满载思念,家乡故事带您畅游京畿福地,乐享美丽河北!用河北故事唤起对家乡的多彩记忆,用声音传递暖意与思念,无论您身在哪里,这个春节温暖依旧!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一起为家乡点赞!

-End-

来源

河北交通广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