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开展古诗词教学,能够令小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由对古诗词的热爱延伸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样不仅能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还能提升学生古文涵养与拓宽阅读眼界,增强学生的文学底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前,因受教师教育理念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存在兴趣不高的问题,古诗词教学所呈现的效果不如人意,如此教师不仅无法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还会限制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一、夯实语言基础,增强语用能力
(一)注重诗词积累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强对诗词的积累。积累古诗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其中的关键。教师可利用每日诵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了解字词运用的具体语境,为学生语用能力的增强创造有利条件。
还可通过班级班干示范的方式,不断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成效,在班级里营造学习古诗词的氛围,达到“一个成员影响一个同桌、一对同桌带动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影响一个班级”的效果。小学阶段学生的记忆力处于最佳状态,坚持每日诵读、晨读暮省,有利于学生在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中不断积累大量的古诗词,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
(二)加强诗词诵读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而诵读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适当的古诗词学习能够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体系,提高审美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但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偏少,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偏低,因此他们在学习古诗词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因而不少低年级小学生对古诗词兴趣偏低。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进他们对古诗词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例如,《静夜思》这首古诗主要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诗人的感情刻画十分深刻,让人感同身受,教师就可以抓住古诗的特点,用电脑、手机等播放这首古诗的朗诵版视频,让学生跟随节奏进行古诗的朗诵,营造诗句所描写的幽静又孤独的夜晚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这样紧扣主题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词所具有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为几个诵读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首古诗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并鼓励学生在诵读时应用多媒体设备配乐。这样一来,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还可认真揣摩思考其中的语言文字,全面把握古诗词的内涵及思想感情。
二、增加思维深度,发展思维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要以教材中的古诗词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走进古诗词传递的意境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表达、分析研究,从而使古诗词教学活动高效开展,达到活化学生思维,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的目的。体会古诗词蕴含的情感和表达的思想,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与教学的古诗词相关的插图,引导他们进入古诗词营造的情境当中,促使学生换位思考。
(二)鼓励读写结合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切入点,以古诗词为载体设计写作环节,强化学生的古诗词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将阅读体验写下来,提高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学生思维。以《枫桥夜泊》这首古诗为例,教师可组织开展“古诗新写”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枫桥夜泊》的基础上,结合古诗营造的意境,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对其加以改写。
学生可以将《枫桥夜泊》改写成写景类文章,也可将其改写成记叙文。教师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可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能够助力学生古诗词素养的提升,实现核心素养培育与古诗词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审美情趣
(一)引导学生想象
古诗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历经岁月沉淀流传至今,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文采。古诗词通过简短精练的语言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为阅读者呈现一幅幅具有古韵的画卷。而后人也能够通过对古诗词中字词句及修辞手法的分析,发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艺术之美。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所营造的意境当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渔歌子》为例,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古诗中与颜色有关的字词,引导学生想象由“白”“青”“绿”“粉”四种色彩组成的画面,体会江南风景的优美、独特之处,感知渔人雨中垂钓的乐趣,真正走进古诗《渔歌子》所描绘的情境当中,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走入诗词营造的意境中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积极作用,能够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开展自主探究
为遵循新课程改革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围绕古诗词进行积极思考和自主探究,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学之美和艺术之美深入分析,进而达到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讲解《江南春》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展鉴赏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品析古诗,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和探讨,从自身的理解出发对这首古诗词进行鉴赏和分析;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杜牧是在何种心境下创作了《江南春》。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自主探究与学习的能力。
四、了解时代背景,传承传统文化
(一)了解时代背景
古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诗人和词人的情感,如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精忠报国的爱国之情等。古诗词教学可以给学生的人生发展指引方向。部编版语文教材收录了多首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古诗词,折射出不同朝代的时代背景特征,传达出古人不同的思想情感。例如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朝诗人杜甫创作了多首诗歌。杜甫家学渊博,年少时家庭环境优越,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他自幼勤奋好学,但长大后却仕途不顺。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早期作品主要表现其理想抱负。后杜甫虽弃官入川,但仍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他曾先后创作了《春望》《北征》《登高》等著名诗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抒发了自己的理想抱负,期望国泰民安。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词所处的朝代背景的挖掘,引导学生了解诗词背后的时代背景和诗人所传递的思想情感,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二)开展主题活动
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开展丰富的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朗诵古诗词的基础上,参与多样化的主题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于心,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乃至全面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重阳节”主题文化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搜集与重阳节有关的资料,并借助舞台剧、演讲、歌曲演唱等多种形式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展示,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结语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古诗词教学可为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奠定基础,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语文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重视古诗词教学,采用多样化的古诗词教学策略,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