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
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叫做中国风。
最近几年,刮起了国风盛潮。近期央视的《国家宝藏》,网综《国风美少年》两档节目的出现,让中国风再度被热议起来。
《国家宝藏》
一个大型文博探索节目,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让国人翻开历史的长河,探索传统文化。
《国风美少年》
以唱演秀形式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声,让国潮回归,所呈现的表演都具有中国独特的艺术文化。
来自新疆的小美女,哈妮克孜,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她的惊鸿一舞《一梦敦煌》,让许多的网友不禁感叹敦煌文化之美。
无论是《国家宝藏》还是《国风美少年》,无论是华夏服饰还是文博历史,都在证明着一件事:
大家已然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壹
“带着汉服去旅行”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在现代来说,很多人觉得“汉服”是不适合现代发展的旧式文化,但旅行中看到韩国的韩服,日本的和服,很多人会疑惑:我们中国有传统服饰吗?
当然有。
年的时候,微博刷起了一个话题,叫做#带着汉服去旅行#,其中阅读量达到1.9亿,讨论帖为30.4万。
很多人开始意识到,汉服,原来是华夏之美。
尊重传统的艺术,把握当下的审美,让汉服活在现代
还记得星爷的电影《长江七号》里面周小狄的扮演者、“星女郎”徐娇吗?
长大后的她是一位长发及腰的温婉少女,并一直努力的对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在美国上学的她经常穿着汉服出席一些聚会活动,十分用心的在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宣扬出去。
回国后参加的各种演艺活动,也在致力推崇中国汉服文化。
她说:“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其意义在于传承,且需要更多的推广”。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听过周杰伦的歌曲,应该知道他的很多歌词都融入了中国古诗词特有的风气,就像《青花瓷》。
如果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作词人又怎么写出这么有意境的词来?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
天王周杰伦御用金牌作词人,方文山先生,已经连续几年发起汉服文化周活动,希望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发展和创新。
▲徐娇(左)与方文山(右)参加西塘汉服文化周
贰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三分唱念七分作
提起戏剧,很多人应该想起了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或许还有哥哥张国荣参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吧。
哥哥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是经典中的经典了。
可能是周围的人对传统艺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老式与土味。
现今秒售的万人演唱会,相比落座几排位置的民间艺术表演,真是感叹。
其实,民间传统文化不仅要被重视,更要发扬光大,更需要融入时代创新精神来推广传统文化。
“没有改变,就没有未来”
早在年,天津卫视就开办了一档节目《国色天香》,以戏曲的方式演唱流行歌曲。
这种新颖的音乐形式掀起了一阵中国风,对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国戏曲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融合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三古三新”的方式将戏曲韵律与现代节奏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曲风。
李玉刚老师,一曲《新贵妃醉酒》,特殊的表演方式融合了中国民族艺术,将传统戏曲和歌剧等艺术元素结合为一体,惊艳海内外。
他坚持着用这种表演方式,去推动中国的传统艺术的发展。
传统与时尚的融合,让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更大的社会正能量。
柔肠百转,梦过三生娥眉赴侠肝义胆
破千帆,一望昆仑万山寒
叁
民乐很“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闪光少女》这部电影。
这部片子,从上到下都能看到人们对待民乐以及对待西洋乐之间的态度。
影片的开始,有人在街头拉二胡卖艺讨生活,西洋乐学生暗讽是民乐学生未来的出路。
的确,拉二胡的基本有了一定年纪,而弹吉他的都是正当年,比较起来感觉中国民乐的将来十分苍凉,无以为继。
影片中的一个片段,民乐班学扬琴的女主,决定向在西洋乐班学钢琴的师哥表白,当她鼓起勇气表白时,却被师哥冷嘲热讽
音乐可是分阶级的
你的扬琴也能算乐器?
我还要出国,你可别害我
扬琴,明朝由波斯传入中国,与钢琴同宗,已在中国存在四百多年。
但,作为民乐乐团的灵魂乐器,扬琴的演奏者却寥寥无几。
还学二胡啊?
不行啊
那玩意儿以后不能当饭吃
影片中,学习民族音乐的人似乎不被家人理解,也不被大众接受,而学习西洋乐的人却是出国留学、经常性演出。
从学校领导到学生家长,大概都觉得学民乐没有出息,不是出路。
现实生活中,民乐被看不起,被忽视或许没有影片中那么极端,但民乐多少被轻视是毋庸置疑的。
这是现状,无可否认。
像电影里说的:民乐的声音你们听过吗?历史你们了解吗?如果它不牛,我们学这么多年有病啊。
这部电影敲响了警钟,它用这种方式去告诉大家中华文化正在流失。
也告诉了正在学习民乐的人,要勇敢保护、努力对外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民乐系学生与西洋乐系学生“斗琴”,扮演文化局领导的陈奕迅有句话说得很好
“很不错啊,非常新颖,中西结合啊”
“音乐怎么会互相干扰呢?”
不管是西洋乐还是民乐,音乐并不敌对。它们可以融合,可以共通,可以一起发展。
早些年国内外大火的女子乐团——女子十二乐坊。
她们十分完美的将中国传统乐器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拓宽了中国民族器乐的欣赏群体,在国内外弘扬了中国的民族音乐。
现提起女子十二乐坊,或者许多人不认识,但这个组合曾红遍国内外,并引领着中国民乐的世界流行风潮,唱片销量创下了海外市场连续32周销售冠军。
年10月5日,女子十二乐坊在北京21世纪剧院举办了第一场专场音乐会。从此,女子十二乐坊创新的民乐表现形式开始接受市场的考验。
“传承民乐,初心不改”
多年宣扬民乐之路磕磕绊绊,乐坊成立至今18年,依旧努力对海内外人民宣扬中国传统民乐,推动中国新民乐的国际化发展。
“中国音乐有着十分丰富的元素和特性,在国际音乐市场展现的还远远不够,中国民乐有着巨大的创新和发展空间”
女子十二乐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们作为中国“新民乐”的开创者,始终以传承中国民乐为己任,将向着更加国际化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肆
“百人竞比谪仙才”
从金戈铁马到琴棋书画,从大漠孤烟到烟雨江南。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绕不开的八个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提笔忘字的现象越发严重,央视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让大众意识到键盘时代对传统汉字书写的冲击。
汉字文化,蕴含五千年文化精神
结绳记事,仓颉造字,汉字传承至今不易,不能因为科技时代的发展,而流失掉中国特有的汉字文化,未来成了真正的“文盲”。
这个节目更多的是想向全社会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从而建立起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承活动。
现在的理想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
节目当中不乏有些孩子来自于生活条件贫困的山区,匮乏的资源环境,让他们大多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
紧接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系列节目,也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文化传承。
振兴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参与诗词大会的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年纪最大的55岁,最小的只有7岁,甚至还有外国朋友。腹有诗书气自华,远远看不出,他们知道的,比你想到的还多。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上,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了北京大学硕士彭敏,获得总冠军。
是的,送外卖,这个身份让大家议论起来,因为多数人的潜意识,诗词这种东西一定是有学历、有文化、有深度并喜欢古文学的人才会去研究的。
但是,他走到了最后。职业?这并没有影响他的选择。唐诗宋词,过多的书籍没有办法一一购买下来,他就背下来,背完再回家默写,有错再到书店去校对。
工作时候,同事在玩手机,他在看诗书,只要有时间,他就学习。
他喜欢诗词,想告诉大家他对于诗词的喜爱,这就是外卖小哥雷海为的梦想。
冠军的身份虽然让他有一点知名度,但对他的个人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
而他的故事,对多数的孩子和家长有着教育和成长上的启示,原来最基础的东西,往往是最重要的。
古人云:“以茶代酒,以诗会友”。这种节目方式,正好刺激了这个社会,让更多的人重视中国文化,将汉文化弘扬出去。
像前段时间网络火起来的《生僻字》歌曲,原作者的原意只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