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说的江南四大才子指的是明代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个才华横溢、饱读诗书的四个读书人,他们分别是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正如其他有着四大称号的人一样,这四位才子也因为各具才华被世人歌颂。
第一位是唐伯虎,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他从小就饱读诗书,长大以后理所当然的考取功名,但是遭到官场里暗处那些肮脏的把戏时,愤然辞官,归家后肆意生活。唐伯虎31岁开始游览山水,期间作画、写书法,路过桃花坞时将其作为毕生所追求的桃花源,一声的主要作品也在当地产生。54岁时在外出游玩时看见苏东坡的真迹“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触及了唐伯虎心中最脆弱的角落,唐伯虎自此郁郁寡欢,最终卧床不起,死在了病榻上。
唐伯虎死后,他的众多好友们帮忙料理后事,为他亲自刻碑,后人关于唐伯虎的许多故事也是通过墓碑了解的。我们都知道“唐伯虎点秋香”是何等的风流,但事实却不像传说那么美好,唐伯虎的一生,其实是十分凄苦的,他在官无法实现自己矢志报国的理想,这是他人生的一大憾事,唐伯虎点秋香,也只是人们对于唐伯虎结局的美好杜撰罢了。
唐伯虎第二位是祝枝山,因他天生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
祝枝山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和唐伯虎一样,虽然自小就饱读诗书,各种知识都十分通透,但是都因为看不惯官场的不公与黑暗不愿继续为官而放弃前途。祝枝山的字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
祝枝山为人潇洒不羁,不拘小节,是个爱好自由的男子。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少年就出名,却甘愿放弃功名利禄去追求真我,祝枝山任性又豪气,令人钦佩。
祝枝山第三位是文征明。
与唐伯虎、祝枝山不同的是,这位文征明小时候并没有展现出在文学、书法绘画方面惊人的天赋,他虽然出生在书香门第,但却大器晚成,经过不断的学习磨练才最终成功。他擅长山水、人物以及花卉。他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文征明算是四大才子中最为长寿的,他在绘画、书法方面取得成绩惹人注目的。
文征明第四位是徐祯卿,是一个文学家。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他研习古籍,成绩卓然。他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十分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都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未曾提及,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33岁时卒于京师,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祯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徐祯卿细细思考四大才子的人生,他们大多年少成名,他们没让伤仲永的悲剧再次上演,而是一个个都努力去充实自己,在已知的领域内深入研习,在不熟悉的领域也积极吸收。或许,我们现代年轻人不应该只把注意力都放在四位才子的风流韵事上,而是应该学习四位才子永远努力,永远为自己负责的这么样的生活态度,这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老将观点,欢迎品析。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