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赋
——纪念江南大学恢复校名二十周年
茫茫天宇,日月光启鸿蒙;恢恢地轮,山河德载众生。天泽地润似翡,镶江南大地为太湖水;石色碧光如翠,嵌秀慧无锡为后湾山(注1)。吴地文化,义利兼顾,至学达业,激荡前人有科学实业救国之理想,为工商之发端;江南风韵,成己达人,兴办学府,教育兴国为轻工高等教育之典范,成学界之先锋。实业兴旺,文教蓬勃。荣先生德生,于太湖边后湾山兴学育才。江南大学,蔚为江南第一学府。
江南大学创办人、爱国实业家、教育家荣德生先生
时民国三十六年,五洲工农霹雳,蒋氏王朝飘零;八荒风雨,吾校凤鸣。民族资本,太湖边兴实业而救国;志士壮心,后湾山开学府而兴邦。办实业于吴越,筚路蓝缕;兴教育于江南,斩棘披荆。广召贤士,网罗人才。群贤毕至,列星闪耀。得顾毓秀、顾惟精为理工院长、钱宾四(注2)为文学院院长、金善宝为农学院院长、秦含章、朱宝镛为食工系主任。江南大学,开创中国轻工高等教育之先河;食工摇篮,执掌中国食品科学教育之牛耳。私立江南大学兴学五载,育俊杰纷纷,多成国士;无锡轻院续其弦歌,履崎岖漫漫,壮歌中华。文化俊彦,增国光而芳播九畹;政商精英,施民惠而德誉八荒。笃学尚行,不忘办学初心;止于至善,牢记兴国使命(注3)。
食品工业,堪称首创。公元一九五零年,朱先生宝镛于江南大学创办食品工业系,是为中国食品高等教育之源头,亦为合并组建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之主流。院校调整,战略激荡。吾校为国家教育长远发展计,不为私利,舍生取义,受命调整,分拆搬迁。食品工业系西迁南京,南大浙大萃其支流(注4)、武大复旦汇其细溪(注5)。八大工学院(注6),虎啸龙骧,南京工学院为其翘楚;四大部属轻工(注7),凤翮鹰振,无锡轻工为其先锋。
江南大学后湾山老校址
我校虽遭分拆,仅余一系,正是楚虽三户,兴江南大学者必其食工也。金陵五载,岂坠青云之壮志;故土难离,不忘报国之理想。噫嘻吾校,易名六番,是为江南大学、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江苏食品工业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大学,虽易名而初心从未改者,轻工也食品也;分拆九校,是为江南大学、南京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学院(注8),虽分拆而使命所恒系者,家国也黎民也!四万万黎民待哺,农业发展以食品兴邦;九六零国土翘首,家国安康待工业强国。
公元一九五六年,八大召开,春潮涌动(注9)。乘八大之东风,欲以食品工业系回迁锡城,重建江南大学,初定名为江苏食品工业学院,后更名为无锡轻工业学院。原江南大学教授宝镛、学源等先生(注10)率吾校学人,揖别流寓,回迁故地。吾校初复,后湾山原校址已为太湖饭店,梅园大公图书馆已捐市立。物是人非,有家难回。吾校飘零,借址授课(注11)。其间艰辛备至,终文难述。正是“蛟腾蠡水,神鼋遥盼,歌鸾鸣凤西山宿,忆当年、越甲楼船渡;南庄庭内题诗,画笔桃花,尚堪忆否?”
短暂蹉跎,终于青山湾立校。校园香飘柳隙,翠裏云端。木从生而蓊郁,水潋滟而缠绵。研卷帙于绿谷,诵诗书于鸣泉。正是“青山依旧岁月流,梦回轻院小楼。落樱缤纷往事柔。二泉映月夜,曲袅故人旧"。
原南京工学院老校徽
独立建院,助力轻工科学四十三载(注12),传承学脉,恢复江南校名呼声日高。遂于新世纪初秉承传统,继往开来,三校鼎力(注13),合并组建。新校区立(注14),横桅烟波万里,心旷神爽;湖畔蠡园美景,小桥曲水流觞。我校始得重开中兴之大业,筑人才之计划,彰杏坛之渊薮。聚八方之翘楚,集四维之辐辏。报朴守拙,创一流名校;怀瑜握瑾,建一流学科。
五十在外,独擎轻工大旗(注15);七十风霜(注16),终得恢复校名。放歌当去,山高路陡,何惧险途长?江南儿郎,仗豪情续辉煌。峥嵘岁月,畅忆齐抒衷肠。正是“小箕山头书声隆,全体师生贡献大;无锡锡山山无锡,太湖湖水水灌田(注17)”。
三校合并及恢复校名开启江南大学伟大复兴历程
国祚高拱,奈何轻工紧张;重任在肩,幸有吾辈共襄。孜孜求索,谁持五谷酿美酒?兢兢攻关,我捧美食饷国人。轻纺化蝶,暖青山湾之黎苍;设计飞花,成小蠡湖之精粹(注18)。吾校鸿志,轻工问鼎。同心戮力,众志成城。轻工碧海,梦追苍穹。国家战略,有谁岳负海涵?凤凰涅槃,我承光荣梦想!可谓弦歌不辍,春风一堂。有诗曰”无锡风光钟灵地,烟雨蒙蒙毓秀出。龙生九子分九鼎,食品初自江南离(注19)。再返锡城述祖业(注20),兴国救国人心齐。几般更名几般易,文理兼并就今势。“
噫嘻吾校,易名六番,从未改者,轻工也食品也;分拆九校,所恒系者,家国也黎民也!国运校运,一脉相牵;校运国运,同心相连。
校史宣贯
江南大学源于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和年爱国实业家、教育家荣德生先生在无锡创办的私立江南大学。年由私立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为基础,合并南京大学农业工程系、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以及武汉大学农产加工组和农产制品组、复旦大学少部分食品相关专业,组建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年该系整建制回迁江南大学故地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注
注1:太湖边之后湾山,为荣德生先生初创江南大学之故地,江南大学之发源地。
注2:江南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钱穆先生,字宾四,国学大师。
注3: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江南大学现校训。
注4: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南京大学农业工程系和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为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三大主流。
注5:复旦大学一个学科组和武汉大学两个学科组参与合并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
注6:八大工学院: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成都工学院(后改为成都科技大学,现已合并为四川大学)、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华中工学院(后改为华中理工大学,现已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
注7:四所最早的部属轻工院校:北京轻工(现为北京工商大学);天津轻工(现为天津科技大学);大连轻工(现为大连工业大学);无锡轻工(现恢复校名为江南大学),四大部属轻工院校中江南大学为惟一一所“”工程建设高校;
注8:龙生九子分九鼎:江南大学院系调整及恢复高校共九所,分别为食品工业系、电子工程系、机械系等调整至南京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为纪念江南大学,曾在原校址建“江南楼”,后更名为“健雄院”),食品工业系后又回迁至无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后恢复校名为江南大学),电子工程系调整至成都为现电子科技大学,农业机械系调整至镇江为江苏大学,数理系及基础学科部调整至现苏州大学,农业系科调整至扬州为现扬州大学,化学系调整至上海为现华东理工大学,工业管理系调整至上海为现上海财经大学,无锡大学更名为市属江南大学(后更名为江南学院,年合并至江南大学)。
注9:一九五六年,八大召开,同年以原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回迁无锡,仍以“食品工业”命名,筹建江苏食品工业学院。
注10:朱宝镛、沈学源先生为原江南大学教授,其中朱宝镛先生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食品工业系首任主任,两位教授均位列原无锡轻工业学院四大教授。
注11:食品工业系回迁无锡后最初办学地址为无锡社桥即原华东艺专老校舍,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
注12:四十三年,即公元年至年,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学脉以无锡轻工业学院形式独立建院。
注13:三校鼎立,即原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
注14:即现蠡湖校区。
注15:五十在外,即公元年至年共49年,江南大学分别以南京学院食品工业系,无锡轻工业学院、无锡轻工大学传承学脉。
注16:七十风霜:指江南大学年至年至今,共73年。
注17:秦含章校友为江南大学的题诗。秦含章校友被誉为中国发酵学科的奠基人,原江南大学农业化学系(后以农业化学系为基础创办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首任主任。
注18:食品、生工(发酵)、设计、纺织,为原无锡轻工大学及现江南大学支柱学科,其中食品、生工最初学脉来自于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
注19:龙生九子,即江南大学院系调整形成的九校;食品初自江南离,即食品工业系是以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为基础创建;
注20:指食品工业系学脉回迁至江南大学发源地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是为江南大学第一次重建;无锡大学更名为市属江南大学,是为江南大学第二次重建;无锡轻工业学院和江南学院等合并组建江南大学,是为江南大学第三次重建及全面恢复校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