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关于刘禹锡的古诗有几首呢?大家是否知道呢? 1、《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2、《堤上行》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3、《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5、《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6、《江南春》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7、《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8、《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9、《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10、《竹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1、《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12、《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3、《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14、《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15、《竹枝》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16、《竹枝》 城西门外滟澦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17、《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18、《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19、《步虚词》 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20、《抛球乐》 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21、《抛球乐》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22、《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23、《纥那曲》 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24、《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5、《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26、《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27、《浪淘沙》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28、《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29、《浪淘沙》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30、《浪淘沙》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31、《浪淘沙》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32、《浪淘沙》 鹦鹉洲头浪颭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33、《杨柳枝》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34、《杨柳枝》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35、《杨柳枝》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人家。 36、《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草时,相逢何处不依依。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37、《杨柳枝》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38、《杨柳枝》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39、《杨柳枝》 迎得春光先到来,轻黄浅绿映楼台。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挫摧。 40、《杨柳枝》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41、《杨柳枝》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墀遥望麴尘丝。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42、《杨柳枝》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43、《杨柳枝》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44、《杨柳枝》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45、《踏歌词》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 46、《踏歌词》 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47、《踏歌词》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48、《踏歌词》 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49、《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帙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50、《忆江南》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51、《潇湘神》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52、《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53、《西塞山怀古》 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心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5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闻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自己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各地刘氏宗谱的记载也不同,福建有说是刘邦弟弟楚王刘交的后裔,安徽有说是刘邦长子齐王刘肥的后裔。也有记载是匈奴族后裔。具体是什么身世,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考证。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他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刘禹锡出生在嘉兴,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书记,参与讨伐徐州乱军。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年任监察御史。贞元二十一年(当年八月改元永贞)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与王叔文、王□、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
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过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宝历二年冬,从和州奉召回洛阳。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涯至此结束。
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他一到长安,就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会昌元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诗歌创作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
?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刘禹锡在元和十三年曾自编其著述为“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这是最早的刘禹锡集和选本,今都不传。《新唐书·艺文志》载《刘禹锡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搜集遗佚,辑为《外集》10卷,但仍有遗漏。现存刘禹锡集古本主要有三种: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丛书集成》本《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刘禹锡集》。 刘禹锡的生平事迹,见于新、旧《唐书》本传,唐韦绚编《刘宾客嘉话录》(一称《刘公嘉话录》),记录了刘禹锡晚年有关创作、学问等方面的谈话,颇具资料价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
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温承宇感恩红包??加点小酒原创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