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车标 >> 正文 >> 正文

江南四十从一个小说奖回望品读一部文学生长

来源:江南 时间:2023/3/27

40年前的今天,《江南》在孕育中等待着磅礴面世的那一刻。

40年后的今天,因为《江南》,各地作家汇集杭州,等待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开启一场盛大的颁奖礼。

《江南》四十。

一本期刊和它承载的文学,跟随着时代的潮落潮起,也历经着文学本身的低谷与昌盛。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一代又一代的《江南》人,坚守而思变,因为他们的倾力投入,《江南》在生长,文学也在生长。

所以,在这个新一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发的12月,我们由《江南》去回看那些与文学有关的重要瞬间,它们,正如时光中闪亮的“串珠”,缀起一部起于江南的文学史。

何为江南?

当江南跳脱地域,它就是一种精神——起于这方水土风物的滋养,终成富含细节的气韵。当它贯穿于文学创作之中,给予阅读者的,则是可以抵御喧嚣的力量。

为了探寻精神的“江南”,我们请三位主编汪浙成、袁敏、钟求是,各自谈及心目中的《江南》。《江南》四十,正是一位又一位如他们一样的主编,以各自的努力,维护着文学的纯粹性,发挥着文化的促动力,并以不同的方式推动浙江的文学版图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有力的构建。

郁达夫小说奖,当然也是一种“江南”。

年的8月,在苏门答腊,49岁的郁达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岁月奔走,直到今天,我们依旧在寻找他——寻找他的足迹,他留下的文字,以及他以写作在人间永久传达的气息。在郁达夫的文字节奏中,我们触碰他的浪漫、沉郁、感伤主义以及才子情怀,进而,走近他的柔软内心和别样的刚烈。

但是,这远远不够。

就文学创作而言,郁达夫的气质并未在新时代的语境中走失,相反,它以诗意的姿态,成为一种特立独行的存在。而《江南》在今天的写作中,找出了郁达夫的精神所在——因为直面郁达夫小说奖的获奖和提名作品,从而直面郁达夫精神的传承。

富春江畔,那是郁达夫在文字里频频提及的故土山河。

家在严陵滩下住,秦时风物晋山川。碧桃三月花如锦,来往春江有钓船。

这是郁达夫在《自述诗》中对富阳老家的描述。如今,后来者踏入他的故居,目及鹳山草木,行走于以他命名的郁达夫中学……

世易时移,人面不知何处,三月繁花已幻化为冬日的赤橙黄褐,但追缅之中,郁达夫的精神依旧以独有的力量给后来的作家以不同的触动。

此时,面对浩荡富春江水,大家谈论文学,又不单单谈论文学,而是在阐释一种神韵和情怀,以及写作如何保持独立和清洁。

所以,自年起,每逢双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为郁达夫小说奖聚于“江南”。植一棵树,是每一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发之前的必需动作,如今,包括浙江的陈河、哲贵等,作家们在冬天的富阳种下的那一棵棵树,已连成一片绿荫。

在目不暇接的优秀文学之间,想必,你已懂得“江南”。

从一个小说奖回望一本杂志

作家与《江南》,彼此懂得,不敢轻慢

12月7日,又一个郁达夫的生日,在郁达夫的故乡富阳,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迟子建《候鸟的勇敢》、斯继东《禁指》分别摘得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孙频《鲛在水中央》、马小淘《骨肉》、须一瓜《甜蜜点》获得中篇小说提名奖,邵丽《天台上的父亲》、雷默《大樟树下烹鲤鱼》、徐则臣《青城》获得短篇小说提名奖。正是大雪节气。从北国到南方的新老作家们汇聚在浙江富阳,又一年的文学盛事,以郁达夫的名义,星火传承在这片江南的土地上,辐射到更远的地方,更远方的文学爱好者。一本在江南水土上生长的文学期刊,走过了40年。一个在江南水土上诞生的文学奖项,走过了六届。在江南,谁人不知郁达夫。而郁达夫小说奖跨越十余年,也像富春江水,浩浩荡荡流向更广阔的土地。这正是江南文化美好的样子。郁达夫奖的全国影响力有目共睹。获奖作品榜上,一长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从第一届到第六届,铁凝、王安忆、毕飞宇、阿来、白先勇、迟子建都是中国拥有海内外影响力重量级的作家。同时郁达夫小说奖也从不忽略文学的新生力量,如今已经成名的70后作家张楚,80后作家甫跃辉等等,《江南》都曾经是他们成长的“福地”,在他们的文学道路上,给了他们至关重要的肯定。一个郁奖,也培养了一批浙江本土的文学生力军。东君、斯继东、张翎、王手、祁媛等浙江本土作家都得到了郁达夫小说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