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车标 >> 正文 >> 正文

清末时期,中原百姓为什么去闯关东而不

来源:江南 时间:2023/1/6
北京痤疮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78752.html

说到“闯关东”,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并且基本上属于自发性质、影响较为广泛的一次移民潮。

年,由李幼斌、萨日娜主演的电视剧《闯关东》红极一时,祖籍是山东的人们对这部剧真是感慨万千,这部涉及几代人的电视剧细致入微地诉说了很多山东人的家族史。

感慨过后,不知道有没有人曾有这样的疑问,那就是中原百姓为何要去气候恶劣且贫瘠的地方“闯关东”,却不去相对富裕的南方谋生活?

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追根溯源,一起去探个究竟吧。

“关东”到底是哪里?

“关东”原指函谷关以东,读书的时候,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过函谷关这个词,但很少有人明确的知道这个出现在历史书或诗词歌赋里的函谷关到底在哪里。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中国河南省的西侧,有一个叫三门峡的城市,函谷关正是位于这里。函谷关处于要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时期,大将徐达在此处设置山海关隘口,主要为了防范北方女真部落南下,而女真就是满清的前身。

现在大家应该有了大致的轮廓了吧?关东指的是山海关以东的大片区域,不仅仅是现在所说的东三省,其中还包含了蒙古东部的大部分区域。

这其中以山东人最为突出,在“闯关东”的人群中占比最高且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是开垦东北的主力军。因此大家现在所说的“闯关东”,狭义上就理解为大批的山东人到东北地区开垦土地谋生活。

为什么要说“闯”呢?第一,当时清政府的政策并未完全开放,去东北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冒险;

第二,当时的东北地区人烟稀少、气候寒冷,如果不是迫于生计,对于把故乡看得很重,崇尚“落叶归根”的中原人来说,谁愿意背井离乡,抛弃故土呢?

第三,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我们骨子里或多或少都带有那种豪迈、倔强、坚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

什么造就了“闯关东”热潮?

摸清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少不了要从当时的环境入手。那么为何东北地区地广人稀?

在清朝时期,东北一直以来都被称作是“龙兴之地”,何为“龙兴之地”?说得玄幻且通俗点就是龙脉之地,是灵气汇聚之地,是天子产生之地。

因此,清朝初期,朝廷就对东北地区实行了所谓的“封禁政策”,禁止汉族移民移居到东北地区。从文化角度来说,实施“封禁政策”还有一部分是为了防止东北地区汉化,是抵御文化渗透的一种方式。

当然,东北地区还有很多的宝贝,著名的“东北三宝”,即人参、貂皮、乌拉草是其特产,封禁也是为了防止汉人进出乱捕乱杀,保证清廷独自享用。

到顺治皇帝统治时期,还专门主持修建了一千多公里的“柳条边”的篱笆墙封禁线,所谓“柳条边”实际上是一道土墙,土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栽种3棵柳树,柳树之间再用绳子连接,就形成了一道篱笆墙,起到分隔作用。

而且还驻有官兵值守,需持证方能进出,违禁者鞭一百,可见当时封禁之严。当然还有种说法是,满清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哪天在汉人的土地出了点意外,还可以给自身留个余地。

从康熙年代开始,这种政策实施得越来越严厉,这就导致东三省即便在年,人口还不到万人,平均人口密度6人每平方千米,而山东的人口密度是人每平方千米,两者差了将近30倍。

人口不断增长,土地却没增加,导致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当时,农耕文化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厚重的农耕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思想熏陶,深入百姓的骨髓,男耕女织的画面依然是美好生活的写照,所以土地在哪,在老百姓看来就是资源和金钱的所在地,具有永不磨灭的吸引力。

清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连年的战乱导致大批中原人“闯关东”其实并不是多么诗意浪漫的事情,它不同于“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那种心境,这种近乎逃难式的迁徙,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问题。

清朝后期,尤其是在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之后,清廷中的有识之士突然意识到“封禁政策”并不一定是个好事,禁止汉人进入东北地区会导致人口稀少。

偌大的土地更容易遭到外敌的觊觎,且当时也普遍鼓励垦荒,因此后期变为鼓励移民,这才出现了“闯关东”这种移民潮的现象。

究竟是谁在“闯关东”?

据记载,“闯关东”的百姓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人较多,其中山东人最为突出。我们都知道,从古至今,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粮食在生活中是头等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中原人为啥这么热衷于“闯关东”呢?因为他们穷啊!从地理位置看,山东地区多丘陵,属于人多地少,有资料显示,当时一家山东人只有1到2人能够生存,且只能耕种十分之一的土地。

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多数农作物不是干旱而死就是被蝗虫啃食,几乎是颗粒无收,导致严重的灾荒。

同时还有河患问题,有关数据显示,清朝时期,仅山东地区共发生旱灾余次,洪涝灾害余次,潮灾40余次,受长期以来农耕经济的影响,那个年代的老百姓往往把土地看得很重,有了土地就有了生计。

而当时在人们的印象里,大东北的地广人稀无疑是人们眼中的一块肥肉,相比于多雨的南方,东北这块土地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在本就饥荒的中原地区,官府还一味地征求杂税,导致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北大荒”的吸引力何在?

“闯关东人”眼里的“北大荒”实则是“北大仓”。为什么这么说呢?不信你听我细细道来。

第一是空间问题。东北地多人少,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中原突然间望向一望无际的土地,在仍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近代,简直是宝藏一样的存在。

第二是土壤问题。东北是平坦的黑土地,土壤富含丰富的有机质,十分肥沃深厚,就目前而言,提起东北的黑土地也曾在一个时代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相比于山东的土地,因长期种植导致磷钾等物质无法及时补充,土地越种越薄,而东北虽然寒冷,粮食产量却不低。

第三是路程问题。中原地区的百姓到东三省比去南方要近得多,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当然,乘坐交通的工具也并没有太多选择,迁徙的百姓大多是一无所有的贫民。

如若走陆路,还可沿街乞讨,花费小,但走南方大部分是水路,花费高,路程和支出也是大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是安全问题。相比于南方,当时的北方地区还算稳定,虽然经历了甲午战争,但主要发生在辽东地区,对于东北这么大一片土地来说,牵涉的范围并不算大。

第五是政策问题。虽然清政府曾采取了“封禁政策”,但到了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之后,吉林将军景淳奏请皇帝,要求开垦东北部分地区,并招纳流民,以接济京饷。

东北第一次打开了开放的大门,致使大批的中原百姓“闯关东”,而东北也趁时制定了一些移民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华北农民。

第六是从众心理。从最开始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越是封禁之地,越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加之一开始人们就选择了“闯关东”而不是“下江南”,后来的人们愿意跟随前人的脚步,出现了从众现象。

为什么不“下江南”?

“闯关东人”没有“下江南”,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远。以山东为例,从威海出发到大连,海上距离只有多公里,坐船大概也就两三天的时间。

但是从威海出发到江苏、浙江等地,光陆上距离就超过多公里,且大部分“闯关东人”都是拖家带口,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一路的跋山涉水,很有可能还没走到南方就已经倒在半路上了。

其次是乱。清末时期的南方可以说是内忧外患、战乱不断,例如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一路攻占到南京,而清政府在扬州建立了江北大营与之对峙,导致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如若真的“下江南”,说不定在半路就被劫去充军了,相对于东北的安定,人们更愿意选择安逸的环境。

最后是适。所谓“适”,东北的语言文化与中原地区类似,即使每个地方有各自的方言,大体也能听个八九不离十,沟通方面较为顺畅,但南北方语言差异较大,往往产生隔阂。

加上饮食文化与习俗方面,东北更接近中原地区,但是北方人较难适应南方的饮食习惯。

比如北方人喜欢吃咸,南方人喜欢吃甜,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爱吃米饭,在那个民以食为天的年代里,吃得上、吃得好一直是人们第一在意的。在气候方面,习惯于干旱的北方人并不见得适应南方阴雨连绵的天气。

在土地方面,南方土地少,仅江苏一带耕地较多,但人口十分稠密,承载力小,一时间难以接纳这么多流民,人均土地面积少得可怜,移民到南方的百姓要么租种地主家的土地,要么打零工,在剥削严重的情况下,很难维持生计。

而北方土地广,土地是啥?那是那个年代老百姓的命根子啊!值得冒着风险一去。

在性格方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粗旷豪迈的北方人看不上斤斤计较小家碧玉的南方人。

在社会文化方面,传统的小农思维中,北方重农耕,南方重经商,虽然是大家口中的鱼米之乡,但更重视商贾云集。

你看,这就是清朝末年,中原百姓涌现出“闯关东”的浪潮而非“下江南”的迁徙,如果我们曾是当时中原百姓中的一员,大概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吧。

参考文献:

1.闯关东:贫苦农民悲壮地迁移传奇

2.再议闯关东之精神

3.清朝山东人“闯关东”的原因分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