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车标 >> 正文 >> 正文

诗画江南活力浙江丨张颖岚江南文脉淡妆浓

来源:江南 时间:2022/11/17
白癜风是怎样造成的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323/4359077.html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涂佳煜设计林琳

在你眼里,浙江是什么模样?浙江提出打造“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这八个字,道出了浙江浓厚的历史底蕴、优美的山水风光,鲜明的历史感与意向美,也体现了浙江人民始终秉承富于创造力的文化基因与传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态。假如“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是一张明信片,你将如何定格它的画面,你会如何书写它的故事,你又想把它寄给远方的谁?浙江新闻客户端将和生活在浙江与浙江籍的名人名家一起,描绘这张属于浙江的“明信片”,将它“寄往”全国、全球。在他们眼中,“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原来是这样的…… 

考古学家张颖岚与杭州,初遇在一个“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六月。

在年“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的会场,如画的西湖是天然的背景。彼时的杭城,即将走入阴雨绵绵的梅雨季。一天清晨,宾馆楼前翠绿的草坪上一层朦胧浮动的薄雾,还有空气中隐约的水气,让张颖岚一下感到“来到了江南”。

生在十三朝古都西安,张颖岚在耳濡目染中对考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秦始皇帝陵园和兵马俑坑遗址进行了长达13年的田野考古工作。后来还担任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西安博物院院长等职。

年,张颖岚来到浙江大学,带着他在考古、文化遗产、博物馆等领域的扎实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潜心投入教学与研究。

在中原生活了大半辈子,“润”是江南水乡给张颖岚的初印象:“虽然是同样的绿,但江南的绿是润的,就好像从每一片树叶上都能感受到水的润泽。”

在张颖岚眼中,江南的风韵便在灵动润泽的山水间弥漫。远眺西湖,水光潋滟,使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行走茶园,茶香氤氲,觅得闹中取静、悠然自适。而驱车富春江岸,目睹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似的水墨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更是让他感受到“诗意山水”正是江南“诗意人文”之源。

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曾获得“人与自然之间理想化的融合”这样一句特殊赞美。江南的山水人文关系“理想化”在何处?张颖岚以“心境与意趣”概括之。他认为,如果说北方的山岳映射了古代帝王渴望展示的权力与秩序,那么江南一带由于长期远离政治争夺、兵荒马乱,文人墨客得以拥有一片安然之地,忘怀山水,借景抒情。如王羲之在绍兴会稽山阴的咏叹:“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甚至在中国古代南方园林的设计中,也强调‘山水比德’,以山石、竹木、花草、水渚等元素的巧心布局,来表达出个人的意趣情感与心灵追求。”张颖岚说。这种对“人性化的本真色彩”的关照,或许正是江南人文的诗情画意所在。

富春江景。资料图片

一位考古学家的眼光,总能穿透静止的景、尘封的物,看见背后生动的史和鲜活的人。

张颖岚说起了他参与发掘秦始皇帝陵园“青铜水禽坑”的故事。原来在关中平原,也能找到江南见长的风雅意趣。

二十多年前的考古发掘,张颖岚至今对每个细节都记忆犹新。在这座意外发现的陪葬坑中,出土了46件青铜质地的水禽,还有十几件姿态各异的陶俑。“这些都是在秦陵考古中前所未见的。”张颖岚说,“更为奇怪的是,在这座陪葬坑底部两侧的夯土台上铺有木板,夯土台之间有一条宽1米多、深30多厘米的沟槽。”

直到对齐了水禽、沟渠这两块拼图,一幅秦人独到的审美创作才跃然入目——沟槽原来有水,象征河流,两侧有鹤、天鹅等各种水禽在河边觅食。

“考古不仅仅是一次向未知的探索过程,而且也是一次‘今人’与‘古人’的对话。”这是张颖岚热爱的“诗意考古”。

江南的土地又在诉说着什么呢?曾有一回,一碗新米煮成的甘甜白饭让张颖岚难以忘怀。从小小的新米粒中,他想起了浙江浦江的上山文化遗址——这处曾出土一万年前稻作农业遗存的考古遗址,揭示出中国稻作文化的源起,又畅想到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那是亚洲首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典型诠释。

张颖岚借苏轼的“浓妆淡抹总相宜”形容生生不息的浙江文脉留下的印记——良渚古城印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衣锦城揭开了吴越国的昔日繁荣,临安城沉淀着赵宋偏安江南的京华烟云……一点一画,无不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

如今,浙江正以饱满活力续写文化遗产的诗篇。

从西湖的免费开放,到良渚遗址管委会的成功运作,再到当下“千座乡村博物馆”的积极建设,浙江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上的“思路”和“闯劲”让张颖岚印象深刻。他说:“这种‘活力’不仅使这些遗址、古建筑和文物能够为公众所认知和了解,还在于使这些与现代生活已经拉开一段距离的遗产能够在现代生活中发挥出一种文化的推动力。”

又比如,他举例道,浙江从“唐诗之路”这一学术上的文化概念破题、发散,在年提出以“诗”串文,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和“瓯江山水诗路”这“四条诗路”文化带,深度挖掘“具有关联性文化价值的遗产”,赋予了它们当代的生命力。

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推动力将由内生发出文化自信,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能。

悠远古朴的乌镇,白墙黛瓦傍水而建,青石板路曲径通幽。小桥、流水、人家——张颖岚眼中浙江“最江南”之处莫过于此。而西栅景区的北面,青瓦与钢索共同装点的国际会展中心是乌镇的现代容颜,成为它走向世界的一扇窗口。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智慧景区、众创空间、文旅融合的创意从这里迸发,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相得益彰。

张颖岚通过“遗产城市”这一概念阐释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间的良性互动。相较于其他概念,“遗产城市”涉及维度更广泛、内涵更丰富,囊括了自然生态景观、物质与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存,甚至正在孕育、生长中的当代创造。城市发展让遗产重现生机,遗产焕活也让城市持续增光添色。“遗产和城市之间存在一种‘耦合增益’效应。”张颖岚总结道。杭州正可被称作这样一座多元共生、蓬勃向上的“遗产城市”,拥有无限潜能。

要建设好“诗画江南·活力浙江”这个“省域品牌”,从遗产活化利用的视角,张颖岚提出“差异化”、“可持续”、“融合性”三点思路。不仅要聚焦地域特色,还要持之以恒,有“深耕慢养”的心态和定力。而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被一再强调——不能“曲高和寡”,要“接地气”、“动人心”,让成果最终“人人共享”。通俗简练的表达中流露出学者对人与社会的关怀,也点出了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

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资料图片

初来是个“他者”,而今张颖岚已亲切地称杭州为“我的城市”。

张颖岚又回忆起刚搬到杭州时,常去黄龙体育中心边的一家面馆吃牛肉面。坐在临街的窗口,他观察到,驶来的车辆在望见过街的行人时,都一一放慢了速度,耐心地停在斑马线前等待。细节之处的文明与温度让初来乍到的他“非常感动“。定居下来,他融入得十分顺利。将来,这位陕西人也打算一直留在他爱上的江南。

从田野走到博物馆,再走上讲台,张颖岚身上有着多个身份。

一面,他是严谨治学的学者,追随理论前沿,深耕研究领域。

与张颖岚的两回数千字笔谈,一次面对面的亲切对话,把我拉回了大学里和导师聊学术、磨课题的时光。他用心对待我每一个或大或小的提问,甚至特别跑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答复中的论点论据、举例引用,丰富详实。不胜枚举之处,还特别指出“不能一概而论”,可见他对待学术的一丝不苟。

他的研究方向涉及考古发掘、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的运营与管理。在各领域的跨越中,他以学者的思维不断“跳出来”,与时俱进,展望更远处。在咖啡馆里,他和我生动讲解怎么用区块链防范文物偷盗,数字技术怎样在文物实体的“延年益寿”之外给未来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他畅想《头号玩家》中的“元宇宙”世界或能成为博物馆的新形态,延伸受众的感官体验,颠覆人们对文物数字化的认知。

另一面,他是一位教书育人的教授。

为了当好一名老师,张颖岚“付出了数倍的努力”。他坦言,教学上,即便是讲过的“熟课”,他也不敢有丝毫懈怠:“每次上课前还是要补充最新的学界研究进展,反复熟悉讲义,并针对选课学生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好课堂研讨环节。”正因这样的兢兢业业,执教短短六年,他的教学成果屡屡获奖,开设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他教给学生,要“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卷起裤脚到田野中去,培养自己的专业实操技能;要“拓宽广度,挖掘深度”,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找到专精化的研究方向。这十六字,也正是张颖岚治学育人之风的真切写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