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报价 >> 正文 >> 正文

古庆阳的北国之秋胜似江南甘肃经济日

来源:江南 时间:2023/12/9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的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庆阳市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多年前就有了早期农耕。多年前,周先祖不窋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先河。

宋仁宗庆历元年(年)五月,53岁的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户部员外郎身份,从耀州(今陕西耀县)出知庆州(治今甘肃庆城),后官复户部郎中,又兼任环庆路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成为环庆路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到庆历二年(年)十一月,与同职的韩琦开府泾州(今甘肃泾川),范仲淹在庆州知州任上前后共一年半时间。

范仲淹一生传世词作仅五首,著名的《渔家傲·秋思》就是写庆州的;但收录于《范仲淹全集》的诗就有多首,写庆州的只有两首诗,一首是《依韵答梁坚运判见寄》,一首是《城大顺回道中作》。范仲淹的这三首诗词均写于庆州,均涉及戍边,可以说是他在庆州期间军务活动留在文学中的印记。

1.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的大意为,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2.依韵答梁坚运判见寄

范仲淹

蔽野旌旗色,满山笳吹声。功名早晚就,裴度亦书生。

诗的前两句生动描述了宋夏战场波澜壮阔的景况,范仲淹自荐知延州时,他主张以守为主,后两句抒发在宋夏战场上建功立业的豪情。好友梁坚完成范仲淹所托之事后,范仲淹向朝廷上奏了《上攻守二策状》。同时,正是庆历元年的冬季,全面阐述了自己对西夏的应对策略。“功名早晚就”中的“早晚”二字,有人认为他一介书生,说明他既想成就功名,等于完成了自己的一桩心事,不是同样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吗,同时也增加了他对“主守”策略的信心。

3.城大顺回道中作

范仲淹

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

一人筑城,一人写记,这是当年范仲淹在庆州的最好注解。这一年,本来臣服于大宋王朝的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10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延安一带。这一兵变让多年没有战事、边防不修的宋朝从高枕无忧的美梦中清醒过来,愤怒至极的宋王朝一气之下与他们宣布关系破裂。而此时的范仲淹心情是复杂的。也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人生抱负的最好写照。而前缀的三首诗词,把一位传奇的诗人永远定格在了庆阳大地上。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这是范仲淹同西夏作战时,留下的名篇《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千年前,人物风流的北宋,这一首《渔家傲》让无数人赞叹。千年后,它所营造出的意境仍旧令人神往。

出华池县城,一路往东,沿着一条名为张川的河谷而行。路在山与河之间,弯道极多,走了十几分钟后,就是通往南梁要隘——老爷岭,这里在多年称为大顺城。

大顺城!这是个足以让人心惊的地名。大顺城之所以让人激动,并不是这座古城多么宏伟,多么悠久,而因为两个人:一个是范仲淹,一个是张载。范仲淹修筑了大顺城,而张载则写了《庆州大顺城记》。从北宋至今,大顺城因这两人而荣耀了千年。在历史上,能享受如大顺城般待遇的古城的确不多。

范仲淹是贬官后,被提拔到庆州知州的,有点戴罪立功的意思。范仲淹贬官的原因是任延州知州(为时8个月)时,为缓和局势,私下同李元昊讲和。结果,被贬为耀州知州,不足一月后,又被提拔了。宋仁宗庆历元年(年)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户部郎中的身份知庆州,开始了他四年的庆阳生活。大顺城就是他任庆州知州的得意之笔。从老爷岭上看。大顺城不过群山环绕中的一座光秃秃的山头,有些许土墙。当年范仲淹修筑的雄城,已经成了残垣断壁了,“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壮美景象也早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苍凉。

大顺城是年修筑的,原先这个地方叫马铺寨。当时,仅仅能起报警通讯的作用。范仲淹主政庆州后下决心在马铺寨修建一座城堡,以掐断西夏人南下关中的交通线。西夏人也认识到大顺城位置的重要性,派人日夜防范。

无疑,这是个艰巨的任务。在缺乏大型设备的古代,在敌人眼皮底下修筑城堡,其难度超乎今天人们的想象力。筑城前,范仲淹做了精心的准备。他先派了一支先遣队,悄悄抵达山顶,先据其地。他害怕士兵对筑城缺乏信心,又害怕敌人探子知道消息,对将士们严格保密,直到将士抵达后,才说要在这里修筑城堡。由于准备充分,仅仅用了10天的时间就将城堡的外墙修好了。

 范仲淹筑城成功的消息传到东京,宋仁宗看了大顺城的图纸大为惊叹,于是赐名大顺。著名哲学家,关中学派的创始人张载,听说范仲淹筑城成功的消息后,写下了《大顺城记》。范仲淹筑城,张载写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遇。《渔家傲》中勾勒了一幅令人难忘的塞上秋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塞下秋来”、“四面边声”、“落日孤城”、“征夫泪”都能在大顺城周围找到对应的景色,而在延州则缺乏这些场景。大顺城修筑时,曾被西夏人重围,这或许就是四面边声。在老爷岭上眺望大顺城时,四周群山环抱,重重叠叠,大顺城如同大海中的一座孤岛,这不就正应了孤城一句。将军白发自然就是忧心忡忡的范仲淹了,“征夫泪”不外乎是那些防范西夏的宋军和修筑城堡的民夫了。

据说,范仲淹写过多篇《渔家傲》,每篇的开头都是“塞下秋来”。显然,他对这里的秋天异常的喜爱。可能在南方长大的范仲淹,北国之秋才让他真正领略了什么是塞上,所以只有在这里才能写出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边塞诗名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