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报价 >> 正文 >> 正文

大侠金庸江南望族的ldquo豪门风云

来源:江南 时间:2022/4/13

昨天,94岁的金庸先生在香港辞世,“金大侠”与我们就此别过。

武侠里他写尽儿女情仇,江湖纷斗,有人曾经问:“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老先生悄然离去,读者们心中一片失落怅然,纷纷回忆悼念。

曾演韦小宝的黄晓明说:主人公们武功高强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准则,他们执着善良,还有无法打败的精神,对我们人生观、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演过小龙女的刘亦菲也感慨遗憾几年前的见面成永别。

马云也是金庸的超级书迷,他甚至透露了一个秘密:若无先生,不知是否还会有阿里。

想起课堂上偷偷翻过的小说,电视剧里沉迷过的角色……我们每个人早就在不经意间被金庸武侠的精神世界所引领。

而金庸先生的家世显赫,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大家看惯了港台的豪门风云,总觉得所谓“豪门”故事的固有套路应该是建立一个商业帝国,然后写出恩怨情仇,中间再添一点香艳的色彩那便圆满了。但在中国历史上,所谓“家世”应该是张绵延的网络。

传统的书香世家,以科举为攀爬的主干,读书——科举——做官——取得土地——庇护子弟从商——建立族学巩固科举优势——互结姻亲——再次巩固科举优势。

世家大族的关系网络相互纠缠,向各个领域蔓延。

这才是典型的“中国式豪门”。

世代望族,屡遭劫难

这时潮声愈响,两人话声渐被淹没,只见远处一条白线,在月光下缓缓移来。蓦然间寒意迫人,白线越移越近,声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声音越响,正似百万大军冲锋,于金鼓齐鸣中一往无前。

——《书剑恩仇录》

年,金庸在离家千里之遥的香港写下了故乡“海宁钱塘江大潮”的风光。钱塘江的大潮,是金庸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景象,它经常在“半夜里瞧着滚滚怒潮汹涌而来”,所以第一部小说很自然写下了它的磅礴气势。

三联版《书剑恩仇录》里,海宁人陈家洛的母亲叫“徐潮生”,而在最初连载版中则叫“徐慧禄”,很自然地就让人联系到金庸先生的母亲徐禄。

如此,则陈家洛这个角色,多少是映射着金庸自己了。

陈家洛十五岁去天山学艺,金庸也在大概十五岁时离家求学。

陈家洛在外地时母亲亡故,金庸也是身在外地而母亲病亡。

陈家洛再回海宁祭拜父母时是离家十几年之后,而金庸先生回乡迟至数十年……

从各种意义上说,《书剑》都带有金庸的乡愁。

大渣男陈家洛不可理喻的主角光环,也许就是因为金庸最开始写他的时候,想到的是家乡那个呼啸少年。陈家洛大概一半是金庸自己,一半是另一个世界里虚构的“弟弟”。

他们的家世,自然也是相似的。

《书剑》里乾隆说:

“你海宁陈家世代簪缨,科名之盛,海内无比。三百年来,进士二百余人,位居宰辅者三人。官尚书,侍郎、巡抚、布政使者十一人,真是异数。”

查家子弟善于科考,明清两代“查氏获得生员资格人数为人,考取进士、贡生者共人”。在康熙年间,更是“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

文名之盛,与小说中陈家“父子三阁老,六部五尚书”的奇迹虽有差距,但也足以光耀江南科举丛林。

图为查慎行和查嗣庭

康熙还曾亲笔题写“澹远堂”的匾额赐予查家后人,并赐予一副楹联“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可见查家真的深得圣宠。

康熙后来还为査家题写了的匾额“敬业堂”、“嘉瑞堂”,现已毁于战乱,但海宁查家旧居还悬挂着复制件

旧时江南仕族的命运兴衰,与文字紧密相连。文字为他们带来兴旺,也同样为他们带来过不祥之兆。

《鹿鼎记》开头提到的“明史案”,伊璜先生的原型就是查家后人查继佐。

“黄宗羲神色惨淡,摇了摇头。顾炎武却自斟自饮,一口气连干了六七杯。吕留良道:‘二位此来,可是和《明史》一案有关吗?’……黄宗羲道:‘我二人来此,乃是为了伊璜先生。小弟和顾兄前日得到讯息,原来这场《明史》大案,竟将伊璜先生也牵连在内。我二人前日晚上匆匆赶到海宁袁花镇,伊璜先生并不在家,说是出外访友去了。炎武兄眼见事势紧急,忙嘱伊璜先生家人连夜躲避。’……顾炎武道:‘这次《明史》一案如此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当是鳌拜意欲挫折我江南士人之气。’”

当时是一户庄姓人家想请查继佐编写《明史辑略》,查继佐本来没有答应,但庄家自作主张收录,后来鳌拜以此书“讽刺朝廷”为由掀文字狱,查继佐被判腰斩,幸好当时查家与康熙关系密切,查家才逃过一难。

金庸在《鹿鼎记》开场就引用著名文字狱“明史案”

康熙去世,雍正即位,查家就遭遇了另一场”文字狱“,带来了灭顶之灾。

年,礼部侍郎查嗣庭在江西主持乡试,出的考题是“维民所止”,“止”去掉了“雍正”之首,犯了“砍皇头”的大忌。

査嗣庭因此入狱,査家余名男丁被杀、被流放,女人全部罚为奴仆,不仅如此,雍正还以“出了査嗣庭这样的士林败类”为由,下令浙江6年之内不许进行会试。这就是著名的”科场案“。

——以上两个事件,都出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查氏作为江南仕族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当然这场文字狱背后还有更深的政治恩怨

“科场案”让查家元气大伤,最后活着回到海宁的,只有査嗣庭哥哥查慎行一家4口。

査慎行从此不再入朝为官,醉心于写诗和藏书,这也深深影响着后人的性情和仕途选择。

查慎行手稿《壬申纪游》,有"查嗣琏"印

金庸曾说:“家中藏书很多,幼时虽然看不懂,但找书很方便,不仅有古书,还有新书。家人间的活动也很文雅,闲来多是下棋、看书。”

不过到了金庸父亲这一代,仍被卷进一场“政治风暴”中。

金庸父亲查枢卿毕业于震旦大学,受过西式教育,是位中西结合的人物,过去常在“敬业房”房里款待文人,和学者切磋。

他不仅看四书五经,也读西方文学,据说有一年,他送给金庸的礼物就是一本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还曾鼓励金庸将来要上剑桥。

年腊月,查枢卿和海宁徐家千金徐禄结为夫妇。

徐家是一大富商,祖代经营酱园、绸庄、钱庄,徐禄在杭州女子学校念完中学,会绘画绣花,是远近闻名的大家闺秀。

查徐两家可算是门当户对,不久之后就生下了良铿、良镛、良浩、良栋、良钰五子和良、良璇二女,排行第二的金庸深得母亲疼爱。

年,战乱期间查枢卿夫妇带着全家逃难,徐禄中途急病而亡,查枢卿悲痛欲绝,日夜守灵,这时金庸只有13岁。

《书剑恩仇录》中,金庸曾借陈家洛回家时情景寄寓思念——

“……己牌时分已到达海宁城的西门安戌门。他离家十年,此番重来,见景色依旧……回忆儿时母亲几次携了他的手在此观潮,眼眶又不禁湿润起来。望着大海,儿时旧事,一一涌上心来……”

徐禄病亡3年,查枢卿娶了一位小他17岁的妻子顾秀英,担当起抚养儿女的任务,后来还生下了良铖、良楠、良斌、良根四子和良琪、良珉二女。

顾秀英是位贤妻良母,对查枢卿唯命是从。后来查枢卿被枪决,顾秀英也惨遭毒打,但仍然咬牙抚养一群孩子。她曾说:“什么苦我都能忍受,只盼着养大你们,有书念,对得起你们早死的父亲。”

这时候,金庸已在《大公报》就职,听到消息,悲痛万分,哭了好多天。

父母惨亡的经历,家族的苦难,也给金庸心里带来难以抚平的痛,所以他笔下的角色,主人公的父亲总是缺位的,杨过、乔峰、段誉、虚竹、张无忌,他们一生都在找爸爸。

文字与次世代

近代以来的文学史上,金庸的亲族要占一席之地。

金庸本人自不必再说,小诗圣徐志摩和他的表兄弟关系也为人所乐道——一提到金庸作品里的“坏蛋”,总绕不过那些年被网友脑补的“表哥梗”。

像《天龙八部》里王语嫣的表哥慕容复,就是负心薄情的伪君子。

《连城诀》里英侠逼人的汪啸风,无端怀疑表妹与主人公狄云有染,对狄云连下杀手,还狠心将表妹抛弃。

作家叶克飞就分析过,金庸不止不喜欢表哥,连帅哥都不喜欢。这似乎和金庸“爱而不得夏梦”有点关系。

听起来似乎更“实锤”的是,《天龙八部》里还有一枚四大恶人中的淫贼,名字叫云中鹤。

而“云中鹤”是大诗人徐志摩用过的笔名。

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金庸的母亲徐禄出生在海宁硖石镇徐家,是徐志摩之父徐申如的堂妹——话虽如此,可徐禄其实只比徐志摩大了一岁。

小时候,金庸跟母亲回徐家见过徐志摩,那时候表哥已凭《再别康桥》名震四海了。

徐志摩才华横溢但也多情,他嫌弃遵从父母之意娶的张幼仪,疯狂追求林徽因,无果后又与有夫之妇陆小曼堕入情网,甚至为此与张幼仪协议离婚。

年,徐志摩空难丧生,查家送来的挽联竟然是“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似有讥讽之意。

《人间四月天》里徐志摩上飞机前想到即将见到林徽因心情愉悦

不过后来金庸回忆,徐志摩的吊丧,他是有去参加的,当时他还只是个十岁的小孩,只觉得有种“皇帝吃饭”的既视感。

来源:傅国涌《金庸传》浙江人民出版社

金庸还提到,比起徐志摩这位年纪差太远的表哥,他更爱和他的儿子徐积锴做朋友。两人一直关系不错,因此,江湖传闻金庸不齿徐志摩风流,都只能算是猜测。

斯人已逝,哪怕是张幼仪的儿子徐积锴,恐怕也不会向金庸传达什么父亲的负面信息吧?

后来一些研究金庸小说的专家也表示,“表哥是坏人”可能只是金庸创作的一个习惯,和徐志摩没有关系。

多年后金庸回故乡,还去看了徐志摩的故居和手稿。

摘自年人民网报道

倒是提到剑桥大学的时候,金老有发言权。

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院士和哲学博士学位称号。

节目上主持人问金庸,选择剑桥是不是和表哥徐志摩有关,金庸说:“小的时候,受他的影响是有的,表哥在剑桥大学念书,爸爸说大了以后,你也去念。”

末了他补充一句:“但我表哥在剑桥没学位,也不是真正的学生,只是一个旁听生这样。”

言下之意,比起表哥徐志摩,金庸的学业战绩可要更“显赫”些——他可不止是旁听生。

除了徐志摩,金庸的家族里还有一位大诗人,大翻译家穆旦。

如果去翻中国文学史,穆旦的的九叶派篇幅可能会比新月派更长。

只是作为金庸的同族兄弟,查良铮(穆旦)和金庸其实……也没怎么见过面。但家族大而分枝以后,往往就是如此。

这个最初翻译了雪莱、济慈和普希金,为中国新诗构筑了重要范式的诗人和翻译家被一部分学者称为“新诗第一人”,也确实是“空穴来风”了。

我们熟悉的《合唱》、《赞美》、《诗八首》等诗皆出自他之手。年2月他还投笔从戎,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年他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

这两兄弟取笔名的方式也很有意思,穆旦即“木旦”,是拆了“查”字,而“金庸”则是拆了“镛”字,不知是不是有什么秘密的家族培训。

相比之下,琼瑶阿姨的笔名就没有走这个套路,而是自成鸳鸯蝴蝶系。

大概是因为她和金庸的亲戚关系比较远,金庸堂姐查良敏嫁给了琼瑶的三舅袁行云,理论上金庸算是琼瑶的远房表舅。

图为查良敏与教职员工合影

但这层关系似乎只有琼瑶公开承认了,金庸并没有怎么提及。

不算琼瑶,仅仅是徐志摩、穆旦、金庸三角,在文学史上也算掷地有声了。

相比更耀眼的绍兴周氏双子星,徐志摩和穆旦都是出了名的充满政治热情,“新月社”从根本上说,应该算个政治团体,而穆旦也始终积极寻求政治表达,很早就加入了左联。

穆旦还有一个同族兄弟查良钊,曾参加蔡元培等领导的中华教育改进社,并与同仁合办《教育评论》,提倡科学教育。

后排左起:吴宓、陈器、余泽兰、王善佺、刘庄、董修甲、查良钊。

这一点上,金庸也颇与家族风气相合。

不仅早期《书剑》,中期《笑傲江湖》《碧血剑》等颇多隐喻,他自己从初心而言,也更乐于写评论。创建《明报》主要也是为了评论,武侠小说最初不过是为了筹集资金、获取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