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报价 >> 正文 >> 正文

今天的我们为何要诵读诗词

来源:江南 时间:2023/2/5
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中华文明五千年,经典传承的诗歌文化数千年。

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

诗歌由来已久,三千多年前从第一首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诞生了。它是从劳动中产生的,记录古人打猎的过程。“断竹”是将竹子折断,“续竹”是以竹为原材料制造狩猎工具。“飞土”是用竹制工具抛掷土(石)块,“逐肉”是打击追赶猎物。

从古至今,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诗歌。从这首小诗中,我们可以遐想在遥远的古代,体魄健壮的男人腰围仅可遮羞的兽皮或树叶,用原始的工具,抛掷泥丸或石子杀伤猎物。落日晚照,红霞满天,人们携带“战利品”喜气洋洋,回到群居地烧烤动物。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快地唱着歌谣,手舞足蹈,其乐融融。场面气氛之热烈,似乎不亚于后来军队打胜仗之庆功会。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中国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诞生以来,亦有两千六百来年。诗人词家灿若群星,作品数量无法统计。仅《全唐诗》即长达九百卷,作者两千多人,诗四万八千多首,并附有词。一首好诗就是一位良师益友。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开阔自己的视野,求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中华诗词是民族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民族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席位,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中华民族人文诗教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末期,儒学创始人孔子便用它教育弟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即感发意志,打动心灵;“观”即观察社会风俗盛衰,鉴别得失;“群”即群居切磋,和谐相处;“怨”即针砭时政,讥讽流弊。用现代话说,就是诗歌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正气,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判断力,团结教育群众,增强凝聚力,激浊扬清,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诗词还可以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事君王,下孝父母的人才。

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是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没有邪恶杂念,可以教人走正道。他又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说它快乐而适度,悲哀而不伤心身。他还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说,诗可以激发人们的善恶感,礼可以使人立身于社会,音乐可以使人们完成修身养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家先祖老子李耳所著《道德经》,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也是一部诗作。许多段落可以同《诗经》媲美,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作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名,名者不善。”等等,不是富有哲理的四言诗吗?

屈原《楚辞》中的《国殇》,通篇记述战争,颂扬将士。“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旗蔽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当人们读到这些祭奠为国阵亡将士的诗句,怎能不为他们的英雄行为,宁死不屈的战斗意志所震撼。它是同楚国人民的歌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信念是一致的。

汉高祖刘邦《大风歌》,“大风起今,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多么志得意满,豪气逼人。苏武《留别妻》中“握手一长叹,泪为告别离。”虞姬《和项王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些生动记述战争之残酷,战场之凄凉的诗句,读罢让人潸然泪下。

唐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笛,一夜征人尽望乡。”“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杜甫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看到这丝丝入扣、动人心弦的作品,谁能无动于衷呢?

古人之前更有古人

宋代苏轼的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辛弃疾词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陆游诗“死后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清代谭嗣同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瑾之“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些抒爱国壮志、道生死情怀,入木三分,撼天地,泣鬼神的诗句,能不令人感佩万分吗?

“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即是在贫困卑贱的地位之中,还能够安分不乱动,不想为非作歹,不想贪赃枉法。内心有一种平静,不追求物欲,不为了追求而心惊胆战。“幽居靡闷”是说,当一个人幽静地独处,就是没有朋友,也没有烦闷,有诗作为伴侣。古人说“尚有古人”,就是说当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古人都变成了朋友,苏东坡、辛弃疾、陶渊明、杜甫……都在眼前,就不会烦闷。生活出现不幸,把它用诗来表现的时候,那诗是一种艺术,当把悲哀变成一首诗的时候,悲哀就成了一个美感的客体,悲哀忧愁可以借着作诗消解了。所以读诗词有莫大的好处。

诗意中静享安静

诗言志、歌咏言,正是因为在诗词中的学习、漫游与体验中,于诗词中有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唐·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之精神,感受到唐·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情,也领悟了宋·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孤寂,体会到了清·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境界。

诗词的诗力、诗理、诗情、诗趣改变性格,使人能够在浮躁中恪守住一份心灵的宁静,重新认识生活,感悟人生。从诗词中,学会了一份冷静,一份忍让,一份宽容,一份坚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