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南地区的一种器乐合奏类型。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年,江苏省颁布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年,该条例修订,明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与办法、传播途径及地点、保护单位及代表性传承人的申请方法等,为江南丝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江南丝竹音乐保护与传承力度不断加大,各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口述、图像、录音录像等搜集与整理工作不断推进,江南丝竹的展演、比赛、传承人传习与交流活动不断增加,但江南丝竹的保护、传承仍处于初级阶段,展演、比赛、交流大多属于孤芳自赏、墙内开花。
江南丝竹音乐原为大型全民性节日、庆典民俗活动、民间婚丧民俗的仪式音乐,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民俗活动、民间婚丧民俗不断变革,以及“江南丝竹”在城市迅速专业化,导致其演奏形式、演奏曲目、演出地点、演出次数等都逐渐减少。虽然近几年抢救力度逐渐加大,民间传承活动逐渐丰富与活跃,但传承人老龄化,演奏曲目有限、曲风单一,活动资金短缺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为使江南丝竹音乐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需进一步加强曲目创作、拓宽传承方式、构建传承体系、加大宣传力度等。
加强曲目创新,拓展江南丝竹音乐创作。独具魅力的江南丝竹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为使其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求,首先要打破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壁垒,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开启江南丝竹音乐创作新模式,探索“老曲新编”“老曲新唱”“老曲新奏”等方式,以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和审美兴趣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江南丝竹音乐新的生命力。将江南丝竹音乐的内涵、形式、风格、韵律等以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传递出来,引导青年一代愿意接纳、认识、了解与探索江南丝竹音乐。
完善数据库建设,促进江南丝竹音乐共享。数据库不同于文献资料库,它涵盖了音像资料(乐曲、教学等)、文献资料(音乐志、音乐史、研究成果等)和图片资料(乐谱、乐器、传承人、乐社等)。立足本土,依托音乐艺术院校及高校教育资源,结合群众文化机构(如群艺馆、文化馆等),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江南丝竹音乐以数字形态进行保存、记录与分类,通过关键信息特征库、数据分析理解技术,以及多媒体可视化技术等实现多联动检索,为广大学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为江南丝竹爱好者提供普及与教学服务,为民间艺人提供拓展曲目、线上云合奏、云展演等服务,为江南丝竹音乐创新发展和音乐产业化奠定基础。
延展高校教育边界,创新学校传承模式。随着新文科概念的提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不断交汇融通,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科技学术赛事的普及,为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打破教育边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师生可依托高校教育资源,学习江南丝竹相关知识,开展课题研究,扩展传承方式、传播路径,构建创新型传承体系,为江南丝竹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引“乐社”入校园,打造非遗教育新体系。依托各高校非遗研究基地,成立教师非遗传承队伍,设立民间非遗传承人专用活动室。每周在固定时间,邀请江南丝竹传承人进校授课、排练、演出、研讨等,实现江南丝竹音乐在校园的深耕与传承,将“非遗进校园”转化为“非遗在校园”,努力扩大江南丝竹艺术在青年一代中的影响力,构建集理论、鉴赏、表演、创作于一体的江南丝竹课程体系,打造非遗教育新模式,校园美育新形式。在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提升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与家国情怀。
借力数字平台,拓宽江南丝竹音乐传播路径。借力数字媒体平台,利用互联网传播功能,助力江南丝竹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传统媒体,一般以拍摄纪录片的方式将江南丝竹音乐传递给观众。随着新媒体的介入,可以尝试通过短视频直观展现江南丝竹音乐的表演形式,通过人工智能探索江南丝竹音乐的创作与演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拉近江南丝竹音乐与自己的距离,将其变为可体验、可触摸、可感受的形式,身临其境,切身体会传统音乐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真实”体验江南丝竹音乐文化,远比传统的说教、纪录片、文字介绍等更贴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和科技需求。
开拓市场化路径,构建江南丝竹音乐传承体系。探索江南丝竹音乐“本”生态的抢救性保护与传承,“衍”生态创新与传播推广,以“衍”生态反哺“本”生态,完成江南丝竹音乐传承的良性循环。如在保证江南丝竹音乐内涵与人文价值的前提下,建立江南丝竹音乐产业链。将其与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江南丝竹产品;与服务相结合,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江南丝竹音乐服务项目;与教育相结合,推出紧跟时代潮流的江南丝竹音乐课程、教学短片、普及性书籍等,打破传统音乐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时空界限,为现代人认识与了解江南丝竹音乐提供平台。
江南丝竹音乐的传承,不仅是曲目、技法、乐种的传承,更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艺术的交流与延展。因此,传承需根植于传统文化,在构建江南丝竹音乐传承与发展生态土壤的基础上,深入认识与理解其文化内涵,拓宽民俗、礼俗含义,在厘清传承意义的同时,提出行之有效的保护、传承策略,促进其再发展、再创作,为新时期江南丝竹音乐的不断繁荣发展助力。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江南丝竹国际化传播研究”(SJA)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