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古诗大意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远远地摆手,生怕水中的鱼儿受惊吓不上钩。
作者简介
胡令能,唐代诗人,贞元、元和时期人。早年曾为一手工匠,人称“胡钉铰”。后喜欢《列子》,又受禅学影响,隐居莆田。其诗传世仅存四首,见于《全唐诗》。
古诗赏析
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第一、二句,“蓬头”写小孩的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这里是从心里方面来刻画小孩的机警聪明。整首诗洋溢着一种童趣美。
注释
蓬头:形容头发很乱。
稚子:孩子。
垂纶(lún):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
苔:苔藓植物。
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问路。
应:回应,答应,理睬。
江苏家长|古诗赏析
古诗赏析
梅花
古诗赏析
画鸡
古诗赏析
小池
古诗赏析
池上
古诗赏析
寻隐者不遇
古诗赏析
静夜思
古诗赏析
赠汪伦
古诗赏析
春晓
古诗赏析
风
古诗赏析
古朗月行(节选)
古诗赏析
悯农(其二)
古诗赏析
画
古诗赏析
江南
古诗赏析
咏鹅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转发朋友圈,让更多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吧。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