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类型 >> 正文 >> 正文

吴中四大才子祝枝山我参加了七次高考

来源:江南 时间:2023/1/22
北京权威痤疮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312/8740638.html

随着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火遍了中国大江南北,祝枝山搞笑的形象也传遍了五湖四海。好赌、好色、无能,祝枝山在观影人的心中等同于打酱油的,就一个丑角,博君一乐。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祝枝山真实的祝枝山又是什么样子呢?

01祝枝山:我是书法大家

首先说明的一点就是,祝枝山是有真凭实学的。

据明史记载,祝枝山擅长诗文,尤其擅长书法,他的名声雅名传遍大街小巷、五湖四海。

祝枝山11岁才开始学文,14岁在游雍熙寺随手就写了《游雍熙寺杂记》一诗赠于寺僧,一时声名鹊起,19岁就考中了秀才。

祝枝山擅长诗文,仅弘治三年(公元年)就写有《谯楼鼓声记》《祖允晕庆诞记》《离骚经》《秋林远岫图》《说逸》等作品,流传于世。

然而,让祝枝山名流千古的是他的书法。

祝枝山擅长狂草和楷书。

他的楷书写得相当严谨,有晋唐人的古雅气息。他的狂草书法仿自怀素、张旭、黄山谷,却又独树一帜,有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冲击力。

明代的顾璘这样评价他:(祝允明)书学自《急就》以逮虞、赵,上下数千年,罔不得其结构。若羲、献真行,怀素狂草,尤臻笔妙。一朝书品,不知合置谁左。

明代朱谋垔也曾说过:(祝枝山)书学自《急就章》以至羲、献、怀素,无不淹贯,而狂草本朝第一。

把两人的话翻译成白话就是:祝枝山的书法可以和王羲之、王献之等人媲美,可见时人对他的评价之高。

所以说,祝枝山不仅不是名不副实之人,反而是饱学之士,书法大家。

02祝枝山:唐伯虎的名气比我牛?

我要说的是祝枝山的名气并不在唐伯虎之下,在当时甚至还在唐伯虎之上。

翻阅历史,不难看出,在明代的时候,唐伯虎的名声并不是很好。唐伯虎的“四大才子zhi首”的美誉实为后人杜撰,没有真实依据,乃是无稽之谈。唐伯虎虽然以书画传世,但是他的运气实在是太烂了,唐伯虎先是因徐经科场案入狱被免官,其后又因宁王造反之事被牵连,为时人瞧不起。

相反,同为“吴中四大才子”,祝枝山的名声就比唐伯虎好太多了。祝枝山是个知县,有官职在身,又精通《易》理,为人处世比唐伯虎好太多了。加之会写诗文,书法被称为“当朝之zui”,自然走到哪里都有马屁之声,声名实在令唐伯虎甘拜下风。

03祝枝山的“中考”和“高考”

祝枝山19岁考中了秀才,以现在的考试制度对比,大致就相当于“小升初”。虽然在当时来看,也算是不错。但是相比同时代其他的才子,还是有点差距;

随后,祝枝山的科举之路可谓是满路荆棘。

祝枝山参加了五次乡试。在明朝,乡试三年举行一次。从成化十六年(公元年),一直考到了弘治五年(公元年),前后总共经历了12年,这才中举。也就是说,祝枝山参加了五次“中考”,为了上高中复习了12年。这在今人看来可能有些滑稽,但是在明朝的时候,还是很励志了:你瞅瞅人家祝家的孩子,为了中举考了12年,再看看你,才学了六七年为啥就不敢去考了呢?

乡试之后就是会试,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祝枝山前后考了七次,而且次次不中。同乡试一样,会试也是三年一次。从弘治六年(公元年),一直考到了正德九年(公元年),前后经历了21年,也没有考中。此时的祝枝山也已经53岁了,而且他的儿子祝续都已经在他前面的一届考中进士了。祝枝山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也许是因为孩子都比自己强了,承认失败了,也许是因为觉得即使继续参加会试也就这样了,也许颜面不存,心态崩了,反正第七次会试失败之后,他就彻底绝了参加会试的念头。

就是这样一位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备考的文人,他的名声终究还是流芳千古。他的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作品个个被称为稀世墨宝,为后人所崇拜。

相比祝枝山的科举之路,现在的读书人算得上幸福的了。只是现在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是有待提高,君不见高考之后多少学生抑郁,多少中学生心理不堪重负,多少学生选择轻生。我们还是要学一下祝枝山的心理素质才行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