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选择 >> 正文 >> 正文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带娃穿越到歌中的

来源:江南 时间:2025/3/28

大概是从几年前的诗词大会开始,中国风就以其独特的神秘与优雅,逐渐被越来越多人所喜爱,成为一股潮流。从背古诗古文,到中国风的歌曲,再到各种中国风的服装、手机壳、挂饰……

不知是不是受到这股潮流的影响,才6岁的娃对古诗、成语、古风歌曲甚至古装都十分感兴趣,背了不少,也学了不少,还时不时地问我些古文知识。这不,不知从哪学来的“青砖黛瓦”,非要我解释给她听,于是开了6个小时的车,带她来到了青砖黛瓦马头墙最多的地方——宏村。

其实,提到中国风的古韵美,提到江南,有人会想到乌镇、周庄,有人会想到西湖、太湖,而更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泼墨山水画,想到的是藏于徽州群山之中的西递、宏村。

作为摄影师,没有来过宏村是遗憾的。路过三次,这次终于能得偿所愿,却并没有带太多的拍摄装备。因为,比起美景,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去陪伴——与家人同游的时光。

疫情还没有完全退散,但宏村的人流量比想象的多很多,停车场基本都停满了。从南门进入,一抬头就能看到宏村最经典,也是最为人所熟知的景点——南湖。只听娃直接背诵起了那首《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湖水清莲,拱桥如虹,岸边桃红柳绿,紫荆盛开,对岸是高高昂起的马头墙,远处是绵延的群山,眼前的一切真的如画一般,让人沉醉。在湖边找了一个石凳坐下,一家人就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山水画,谁也不想打破这难得的宁静。

时不时地,几条顽皮的鱼儿从水中跳出,溅起层层波浪。虽然头顶还是艳阳高照,但鱼儿已经依稀闻到了暴雨的味道。一阵风吹来,再一次打破了平静的湖面,也将岸边的柳枝吹动起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看着娃背诵的样子,不禁心生羡慕。自己小时候背诵这首诗时,哪能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面对着诗中的场景。

宏村之所以被世人所熟知,是因为那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卧虎藏龙》。在片头,李慕白牵马走过横跨南湖上的拱桥,而在剧中,玉娇龙又点水而过村中的月沼。此时,已然见不到李慕白那潇洒的身影,有的只是我们家那个穿着粉色古装,扎着两个小揪揪的小精灵。当她提着裙摆慢慢走上拱桥,远处的湖面与村落逐渐显现出来时,真心觉得以前看过的古装剧中再美的场景都没有眼前的美。这一刻,真希望时间就此定格,成为永恒。

跨过拱桥,便来到了宏村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南湖书院。前一天在卢村时,就跟她讲过书院和私塾,所以当走进南湖书院,看到一排排座椅时,小家伙便迫不及待地跟我解释道:“爸爸,你知道么,书院是古代一般的小朋友上学的地方,就像我们的幼儿园。”看着她一本正经的样子,真的让我有些哭笑不得,现学现用的本事真的可以。她迫不及待地坐到座椅上,摆好姿势要我给她拍照。看那架势,真的很像在认真听讲。但殊不知,自己不仅坐反了,而且在古代,女娃是不允许读书的。

穿过蜿蜒的小巷,我们来到了宏村的核心位置——月沼。可惜的是,由于疫情原因,承志堂仍处于关闭状态,但并没有影响我们游玩的心情。眼前这片半月形的湖水更像是缩小版的南湖。其实,从空中看去,宏村整个形态像一头奇特的水牛。村口是牛头,有两棵高大的树木作牛角,眼前的月沼是牛胃,刚才路过的南湖是牛肚,曲折的水圳是牛肠。

看完了月沼和牛肚,已然到了午饭时分。一家人踏着青石板路,穿行在布满岁月痕迹的老房子中,闻着烟火气去寻找饭馆了。一路上,娃哼起了那首抖音上很火的《声声慢》: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我想,青砖黛瓦这个词,不用再多解释,已经深深地印刻在她脑海中了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