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的采莲女,不知何时,竟成为古今文人笔下的热门话题。南朝乐府的《采莲曲》也成了诗人们灵感创作的源泉。
荷叶田田,芙蓉朵朵。李白漫游会稽时,看到“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的采莲女,不觉望而生情;白居易被贬江南,写出采莲姑娘“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含羞带笑的神情;张籍也曾刻画出采莲女“归时其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的勤劳美德……
然而,自汉乐府民歌《江南》之后,众多拟南朝乐府《采莲曲》为题的诗作,唯有“七绝圣手”王昌龄的《采莲曲·其二》为最佳。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是公元年夏天,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期间李白还特意为之做了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据记载,王昌龄任龙标尉时,有一天,他王昌龄独自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无意见到当地酋长的女儿(史称蛮女阿朵)和众女子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被她们的风姿吸引,遂作《采莲曲》二首。
这首《采莲曲》是较有名的一首,他描写了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让人很难分辨,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交相辉映,好不美丽。忽然混入到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传出才觉察到有人。
诗人开篇就运用巧妙的比喻:把采莲的少女和周围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没有任何违和感。女子身着荷叶似的绿罗裙,想来也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诗人却别出心裁,把采莲少女身穿的绿罗裙和荷叶一起裁剪,是整体一色的,实在出其不意。这便是我们常说诗词中的“赋”而不是“比兴”了。经过诗人此番比喻,让这幅采莲动图更显得娇俏动人,更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
自古把少女娇媚的容颜比作荷花盛开,在我们看来都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了。但作者用“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给我们展现的却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是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就是出水芙蓉也不过如此吧。
如果我们认真地把这两句联成一体,就仿佛看到,在一片红花绿叶中,采莲少女脸若芙蓉花开,衣如莲叶田田,置身水中,交相辉映,傻傻分不清楚。令人不得不感慨,作者的用词精巧,在他的笔下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一个“乱”字,传乎其神。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然而,这些少女可不是安静的美人,她们动如狡兔,活泼开朗,在莲池中嬉戏玩耍,忽然凭空消失,让你不觉看花了眼。
然而,正当你望而不见,仔细寻找之际,莲池中歌声四起,原来这些消失了的姑娘是躲进这菏从中才不见的。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大概就是这个情景吧。
这一描写,毫无疑问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江南采莲女和大自然的绝美姿态,也从侧面看出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采莲女单独出现在画面上,其中深意可见,给人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怅然之感以及对大自然非凡魅力的无限热爱。
不得不说,仅仅28字,作者就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绝美的《采莲图》,人面芙蓉,莲叶田田;笑语闻歌,天人合一,当真是奇景!
难怪明人周珽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上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容貌服色与花如一,若不闻歌声,安知中有解语花也?景趣天然,巧绝,慧绝。
一个“绝”字,就是对王昌龄的最好评价,难怪后人称之为“七绝圣手”,能跟李白不分伯仲呢!与他的边塞诗相比,这首山水诗也别出心裁,美不胜收,看来“诗中有画”一语,可不仅仅是王维莫属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