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选择 >> 正文 >> 正文

解读古诗词歌曲杏花天影的艺术特征,了

来源:江南 时间:2023/1/30

古诗词歌曲《杏花天影》属于自度曲,作词比较讲究,词中的“绿”“渡”“去”“驻”四个字都属于四(去)声,在转接处不仅承上启下,还发挥着画龙点睛之作用,加强了声音与情感上的感染力。

诗词字句之间的押韵与音调的前呼后应,使整首词的旋律感不断加强,显现出苍凉悲怆之情和彳亍忧愁之意,而旋律中加入的变化半音加强了词的力度,进一步体现了他对爱情期盼的强烈之感。

宋词分为两类:长的词叫慢,较短小的词叫令。清代诗人毛先舒认为:“五十八字以内的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则为长调。”《杏花天影》全曲58字,根据“慢、令、引、近”四种词调式中关于令的解释为:每片的4拍为小令,故此曲为小令。

小令的特点就是“短歌悦耳,无至人厌”,它除了有艳丽婉约的词风,且注重清新舒淡,音韵醇雅。

因此,我们在演唱词调歌曲之前首先朗诵词调内容,除了按照作者的标点大断句,还要按照词调的节奏、旋律以及所表达的情绪找断句,找重读和关键词,分析其语读特点。

《杏花天影》这首词笔意来去纵横,其律繁音促节、曲折多变,令人一唱三叹。该词曲的上阕前三句描述作者咋所见的实物,歌咏当地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绿丝低拂鸳鸯浦”,而“绿丝”,并非指眼中真正所见的柳,而是作者心中所想之柳,整首词通过情景的结合,描绘出一幅凄美的图画。

“想桃叶,当时唤渡”运用暗喻的手法,将春天盛开的桃叶表示思念恋人,回忆起当年和恋人相伴的情景,作者的“又将愁眼与春风”与开头的“绿丝”首尾呼应,使用“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移情作用,表达他了对爱情的追求和期盼。

“待去”“倚栏桡、更少驻,”既是真实所见的情景,也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无奈,虽然怀念,但终归要离开,不舍之情瞬间倍增。

“金陵路,莺吟燕舞”短短八字,将金陵美不胜收的景色和舞女柔美的舞姿写的惟妙惟肖,景色虽美,舞者婀娜多姿的舞姿虽然很优雅迷人。

作者内心的愁苦,如同潮水,此时,作者采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托物寓意的手法表达了自己人生如旅,漂泊在江面的小舟,摇曳不定,不知该去向何方,当真是人生如潮。

“满汀芳草不成归,”芳草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此处写到芳草,可见作者依旧对生活充满着期盼。

作者在途中路过烟雨江南,正值杨柳长垂,微风拂面,让作者联想到垂垂绿丝,不仅念及巷陌柳树较多的合肥,同时也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词人北望准楚,心系伊人,秦准河畔的浪漫情怀和佳丽的清歌妙舞不禁让他想到心中的伊人,她究竟身在何处。

此刻,作者把“金陵路”幻想为杨柳飘飘的巷陌,虚实相生,伏笔照应,从而眼前的“莺吟燕舞”顺理成章的幻化为那个朝思暮想的情人。

往事不堪回首,再次想到当年的事情,然而却己经前缘不再,旧俗难逢了。

“归”代表着作者回归之心切和唯美之意象,隐晦表示出一种想要自由,想结束无羁生活的希望。

承上启下,借古讽今,随后画面出现的一叶扁舟,似乎让作者如梦初醒,回到现实又觉得一切那么遥不可及,而他只能继续他的流浪漂泊之旅,拓拓不羁的江湖行旅漫漫不知归途。

从诗词中来看,艺术从来都是这样孤独冷清的。词人的多愁伤感为词曲制造了一种淡淡忧伤和朦胧之感,情景交融处,使得词韵合二为一,不分彼此。

作者所处年代为南宋时代,正是一个国家山河残破,金戈铁马,王室南渡,偏安荷且的时代,姜夔北上,途径金陵,看见满目山河空念远,触景生情,也体现出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限担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