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诗圣是人们对于杜甫最高的评价。虽然在当时他名不见经传,但后世声名远播,有句话说:自宋以来,世人皆学杜诗。
在我国古代诗人中,李白、杜甫是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李杜被称为诗坛的“双子星”。
但在人们的印象中,李白像是一个永远年轻的热血少年,而杜甫,是一个老成持重、穷困潦倒的老者。因此还得了一个别名:“老杜”。
其实杜甫也和大家一样,小时候顽皮,少年时轻狂,只是沉重的生活,磨掉诗人心中的锐气,让他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老者。
01
少年杜甫:天才儿童熊孩子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壮游》节选夔州作
大概所有“一代文豪”都是神童吧,晏殊、李白、苏轼、王勃、骆宾王……不胜枚举。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在个人天赋上也是适用的。
古代的诗人、文豪,大多数天赋技能都点在了文学上,没有点在做官从政上,但是他们往往不自知,所以才碰撞出了许多美丽的误会。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百忧集行》节选成都作
以老杜后期那忧国忧民的形象,说他小时候是个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恐怕没人信。
但是根据老杜自己回忆,他小时候的确是那样。一日上树能千回,很像飞流直下三千尺,有木有?这位李白的死忠粉,从小就和他的偶像有一样的潜质——吹牛不打草稿。不对,应该是豪情万丈的气魄。
不过小小杜,小时候这样调皮,还挺替她母亲担忧的。我小时候也上过树,树上多了,有两大特点:1废鞋,2废裤子。应该不难想象,多年前的一个平凡的夜晚,小小杜他妈在蜡烛下,一遍补裤子,一遍骂小杜的情景。
诗人的命运是坎坷的,小小杜幼年,母亲便去世了。后来为这个熊孩子操碎了心的人,是谁呢?那就不得而知,或许杜甫因此变乖了呢。
02
青年杜甫:狂放不羁、豪气干云
23岁那一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小杜去洛阳参加高考,结果没考上。
不过,此时的小杜,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反而过上一种狂放不羁的漫游生活。从老家河南出发,游河北,逛山东。
年春,当他漫游到了齐鲁大地,孔子的故乡。望见泰山,就有了下面这首大家都会背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诗中,小杜毫不客气地,用他辽阔的兴笔,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尤其是最后一联,很高调地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诗里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读到这里,我们似乎能找到,为什么杜甫有事没事就给他白哥打榜的原因了。
因为他们本来是同一类人,奈何命运捉弄,后来杜甫只能看着李白潇洒而自己只有羡慕嫉妒的份。李白活成了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而他不能那样放浪形骸。
年,34岁的杜甫壮游生活结束,来到长安求仕途之路,但豪情依然在。从他的《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节选)
实际上杜甫在长安没有见过李白。诗中的描写,都是李白留在长安城的传说,就像那句话,哥不在江湖,但江湖都是哥的传说。杜甫有多宠爱他的爱豆呢?诗中八个人,他把最多的笔墨献给了他的白哥。
ps:天宝三载(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会见了诗人高适,这是杜甫第三次漫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
天宝四载(年),他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在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两人还互赠了诗篇。
杜赠李的诗说: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李赠杜的诗说: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03
青年到老年,这三年他经历了什么?
在长安求仕的这三年(—),是杜甫人生中的转折点。这三年,诗人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借小白同学说一下杜甫,在长安杜甫也确实生活拮据,买不起房)。
朝堂上,口蜜腹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大权,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使得杜甫的科举之路,告吹。
他不得不走上了投赠名流、干谒权贵的道路。但是结果却是三个字:然并卵......
从第一次洛阳落第算起,在寻求功名的路上,杜甫已经走了十三年,却处处碰壁,素志难伸。这些遭遇,让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变得牢骚满腹,他向当时的尚书省左丞——韦济这样抱怨道: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年《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节选)
这首诗是我们研究杜甫生平(前半生)的一首重要的诗作。相当于杜甫的自传性小说:《我的前半生》。
杜甫在诗中非常自信地“吹嘘”自己才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也毫不谦虚地表达了他平生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来自一个家道中落的世家大族。他是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更是初唐文坛大佬,“文章四友”之一,也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母亲出身于清河崔氏,但在杜甫幼年早亡,父亲杜闲也在年逝去;此时的杜甫在宗族和外戚方面都失去了直接的依靠,但家族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和高贵精神他都继承了下来。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初到长安,面对这些王公贵族,政坛大佬,文坛大咖,艺界大牛,杜甫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喽啰,没有过硬的背景,也没有多少诗名,借着祖父那点余热,常常混迹于各种文艺沙龙,刷存在感,混个脸熟。
他每天早早地起来,把自己打扮的体面一点,像极了《阿飞正传》里面的梁朝伟,可是在这些场合,杜甫往往只是最后一排的吃瓜群众,没有一点发言权,有时候还只能蹭个站票,吃得都是人家剩下来的残羹冷炙。为了自己的理想,杜甫把这些委屈与辛酸,都默默地埋藏心底,忍了。
此次干谒韦济,和以前的每次的干谒、投赠一样,并没有为自己的仕途带来多少转折。抱怨归抱怨,杜甫还将怀揣梦想,继续过着这种风尘仆仆、悲伤辛酸的生活。
仕途的打击,社会的黑暗,政治的不公,人民的疾苦,皆在杜甫的心中缠绕盘旋,使他那颗青年时期豪情万丈的雄心,变得千疮百孔,苍老了许多。
这三年,杜甫似乎经历了20年一样煎熬,从此那个狂放不羁,豪气干云的小杜,一去不复返,转而向世人走来的是那位,人们熟悉又怜爱的老杜。
从老杜的一生来看,他的穷困潦倒,这才刚刚拉开序幕......但他怕了吗?没有!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对于一个追梦者来说,路上的所有苦难艰险,他都将甘之如饴。
在长安游宦的十年,老杜奔走献赋,从未停歇,在这些奔走的途中,他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民间的疾苦。他好像也逐渐忘却了自身的窘困与贫苦,一次次地为广大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底层人民发声,为飘摇在风雨中的江山社稷发声。那句写于安史之乱之前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最深切的表达。
也是正是这句,奠定了他诗歌中忧国忧民的情感基调。从此一代诗圣,在他的文学道路上,越攀越高,最终登上了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
作者简介
飞雪流香(笔名),而立之年,现居古都长安。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汉语文学专业,从事策划工作。嗜爱中国古典诗词,诗歌朗诵,喜欢在生活中寻找诗意,把诗词融入平常生活。爱好写作,以文会友
今日图书推荐↓↓↓
往期精彩回顾:
飞花令|古诗词中的“雪”,唯美至极,写尽了冬天的诗情画意!
12月,愿生活,过成你喜欢的样子
唐朝一才子,因寻觅佳人未果,挥笔写下一首情诗,流传千古!
当代人为什么要读古诗词?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长知识!年流行语盘点,你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