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车标 >> 正文 >> 正文

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四年级音乐上第二单

来源:江南 时间:2025/4/9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本单元作业依据国家“双减”政策、五项管理制度以及《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年版)》要求进行设计,增强学生爱家乡赞家乡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坚持立德树人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课后作业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创意实践、艺术表现等活动,让学生熟悉并了解祖国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二)基于课程标准

依据“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的课程理念,遵循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的基本原则展开作业布置,加强学生爱家乡、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最终达到育人目的。

(三)体现单元意识

选取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2课《家乡美》为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将本单元的四首作品《杨柳青》《大雁湖》《牧歌》《故乡是北京》依据从南到北的地域特征,进行整合重组,设置3个课时,分别为《江南丝韵》《草原牧歌》《京韵流芳》。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歌颂家乡、感受我国各地极富特色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和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

(四)统筹确定目标

“家乡美”这一单元主题明确指向“家乡”,旨在让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是通过学习家乡的歌(乐)曲,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特点,从而产生情感升华,发自内心对祖国各地以及其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本单元指向技能要素——唱歌,在各课时中对学生的演唱方式提出了不同要求。《江南丝韵》用江苏方言演唱《杨柳青》,体会方言特点;《草原牧歌》中随着《大雁湖》的歌曲伴奏边唱边跳,用“呣”哼唱《牧歌》主题,体会蒙古族民歌长调的风格特点;《京韵流芳》中跟着录音哼唱《故乡是北京》,体会京腔京韵。确定这一单元核心概念“用歌声赞美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和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为达成单元目标,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还要结合课时中现有的作品和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建构。在作业设计中,根据学生的掌握层次不同,将课时作业分为基础型、实践型、探究型三种类型,通过课时作业、单元检测全方位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最终达到用“歌声赞美家乡”的单元目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