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也是人才辈出的一个朝代,什么诗人,书法家更是数不胜数,谈起苏州,除了那小桥流水人家外,那些历史上有名的苏州才子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其中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这四位在苏州的名气更是不小,而这四位才子中,有一人相比之下虽比较笨,但却是四人中最有成就之人了。
天赋对人的影响大家都很清楚,一个人如果天资聪颖,那么他在以后的学习和事业上,通常都会比别人更为顺利些,像唐寅,年仅16岁就在秀才考试中夺得第一;祝枝山,5岁便会写不少字,9岁都能作诗;徐祯卿,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家中没有什么藏书情况下,从小就通晓许多事情了,他们三人的聪明确实不是少数人所有的。而剩下的这一人,就显得笨了许多,发育也迟缓,6岁时站得还不稳,9岁了都不能把话说得顺畅,没错,他就是文徵明。
文徵明确确实实是四人之中天赋最低的一位,但却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位,甚至可以说是结局最好的一位,这又是为什么呢?文徽明与唐寅的关系一直不错,唐寅仅考了一次就榜上有名,而文徵明考取功名多次,最后都石沉大海,文徵明的家里人看到唐寅的才智免不得会羡慕,此外,文徵明的笨让父母也很为之操心,但不得不说,文徵明的父母教育得很不错,特别是父亲,在看到文徵明发育如此迟缓后,无叹息哀怨,依旧选择安慰家人,说文徵明的面相很好,将来必成大器,同时还安慰儿子文徵明,让他不要气馁伤心,好好努力,将来一定可以获得成功。这给了文徵明一定的支持与鼓励。
文徵明是一个行事很端正的人,老实而且本分,他的性格与风流的唐寅有着很大不同,文徵明不近女色,在看到唐寅给自己安排的名妓后,宁愿跳河也不愿接近半分,别人看来文徵明真是太过老实,有些傻气了,可文徵明心里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很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文徵明在自己那小小职位上兢兢业业,就这样一年后,唐寅那轻浮而又骄傲的性格难免不惹人记恨,最后被陷害入狱。之后,唐寅出狱,很是落魄,他写一封书信给文徵明,自己想要外出散心,希望文徵明可以照顾下自己的弟弟,此时的文徵明自己的日子过得就没有多好,看到唐寅的求助,立马就答应了下来,可见文徵明的善良和重情重义。甚至后来唐寅推荐文徵明投靠宁王的门下,文徵明也一口否决,表示自己不愿意攀附权贵,只想守着自己的这片天地,坚持自己的立场。而最后也证明,文徵明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宁王因发动叛乱被拿下,唐寅对文徵明品行和远见很是佩服。
而文徵明后来受够了官场之间的争斗,发现远离官场世俗才是心中所想,在退休回到家乡之后,文徵明依旧不懒散,开始磨练自己的书画,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文徵明晚年的时候,他的书画在当时十分有名,多少身居高位的官员和富贵之人去求得一幅,最后都没有结果,只因文徵明不想结交权势,宁愿一直清贫,也不后悔。相反,一些真的有急用的穷人和邻居们想要,文徵明都是一口答应的。
文徵明的一生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他一直都在老实地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这不是傻,而是真正的智慧。自己的天赋不足,那就后天来补上,文徵明比一般人都要有上进心,甚至死前,都在帮别人写墓志铭。相比于那三位最终得不得志,文徵明的性格,努力和坚持都是他成功的必要因素,这也同样说明一个道理,不是好的天资就可以拥有一切的。在当时那个追求功名和财富的时代,文徵明的这份坚守,实属难能可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