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赋得①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②原上草,一岁一枯荣③。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④侵⑤古道,晴翠⑥接荒城。
又送王孙⑦去,萋萋⑧满别情。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guī)(今陕西渭南附近)。
①赋得:唐代科举考试规定,凡按指定、限定的题目作诗,前面要加“赋得”二字。②离离:野草繁茂的样子。③荣:茂盛。④远芳:蔓延到远方的青草。⑤侵:蔓延,长满。⑥晴翠:阳光照在草上反射的碧绿光色。⑦王孙:本指贵族后代,这里借指被送的朋友。⑧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原野上的草多么茂密,每年枯萎又新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来它又再生。草香远吹到古道,闪亮的绿色连接荒城。又要为朋友送别,青草茂盛像是满含别情。
42.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①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①解:懂得。
小孩儿撑着小船,偷偷地采摘白莲花儿归来。他们不知道在池塘里藏起踪迹,那划开的浮萍泄露了天机。
43.
忆江南①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日出江花红胜③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④。
能不忆江南?
①忆江南:词牌名。②谙:熟悉。③胜:超过。④蓝:蓝草,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绿色的染料。
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边的鲜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像被蓝草染遍。怎能不怀念江南呢?
44.
悯农①(一)
李绅
春种一粒粟②,
秋收万颗子。
四海③无闲田④,
农夫犹⑤饿死。
李绅(-),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代诗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活跃人物。
①悯农:同情、怜悯农民。②粟:小米,这里泛指谷子。③四海:全天下。古人认为整个国家的疆土都在四海之内。④闲田:闲置荒废的田地。⑤犹:还。
春天种下一粒谷子,秋天收获万颗粮食。全国之内没有荒田,农民还是被活活饿死。
45.
悯农(二)
李绅
锄禾①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①锄禾:为庄稼锄苗松土。
在中午锄松禾苗周围的土,汗水滴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粮食,每一粒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
46.
山行①
杜牧
远上寒山②石径斜③,
白云生处④有人家。
停车坐⑤爱枫林晚,
霜叶⑥红于二月花⑦。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诗人。他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①山行:在山中漫游。②寒山:深秋时节的山。③石径斜:石头铺成的小路弯曲而上。斜(xiá):古音押韵。④白云生处:白云缭绕的地方,指高山的深处。⑤坐:因为。⑥霜叶:枫树的叶子经霜之后变成红色。⑦红于二月花:比二月开的花还要红艳。
深秋的山石小路远远伸上山崖,白云缭绕的地方有人家。停车只因为喜欢傍晚的枫林,寒霜后的枫叶红于二月的鲜花。
47.
清明①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②断魂③。
借问④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①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传统有扫墓和郊游的习俗。②欲:将要。③断魂:比喻茫然、惆怅的样子。④借问:敬辞,向别人询问。
清明时候细雨纷纷,路上的行人心情忧伤。请问牧童哪里有酒家,他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48.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①酒旗风②。
南朝③四百八十寺④,
多少楼台烟雨中。
①山郭:依山的城郭。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墙垣。②酒旗风:酒旗在风中飘扬。③南朝:我国历史上晋朝以后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它们的领土主要在江南。④四百八十寺:佛教传入我国后,在南北朝时得到广泛传播,到处兴建寺庙。
江南处处黄莺啼叫,叶绿花红,无论水乡村庄还是山上城池到处酒旗随风飘。南朝建造的四百八十多座寺庙,无数的楼台笼罩在烟雨中。
49.
乐游原①
李商隐
向晚②意不适③,
驱车④登古原⑤。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约-),字义山,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后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①乐游原:唐代游览胜地,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城南,可以眺望长安全城。②向晚:临近傍晚。③不适:不快乐。④驱车:驾车。⑤古原:指乐游原。
傍晚时分心情不快乐,驾车登上乐游原。夕阳映照下风光很好,可惜已临近了黄昏。
50.
嫦娥①
李商隐
云母屏风②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③青天夜夜心。
①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②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③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瀚,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宫里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一首诗写尽了宫女悲惨和朝代交替,元稹《行宫》深度翻译和赏析
一代诗人陈子昂简介:排六朝之绮丽,开一代正声
天地悠悠,怆然泪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深度翻译和赏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