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报价 >> 正文 >> 正文

南京的梧桐记忆江南的春风又绿多民族文

来源:江南 时间:2025/3/28

“一二三四,手指尖往里再给一点……”位于卫岗的南京市歌舞剧院排练厅内,20岁上下的舞蹈演员徐嘉、杨曾枫钰、陈园正在老师的带领下严格地抠动作,为9月15日、17日在南京市文化馆大剧场上演的音乐舞蹈情景诗画《永远的誓言》、中华多民族歌舞专场《多彩中华》忙碌地排练着。南京的梧桐记忆、江南的生机勃勃、多民族文化交融……好声音加上好舞蹈,将“说”出好故事。

9月,年南京演出季正式拉开帷幕,南京市演艺集团旗下的六家文艺院团将奉献出23部拿手好戏,以飨观众。除了戏曲、话剧、杂技等,歌舞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我们有两场演出,一个是音乐舞蹈情景诗画《永远的誓言》,以演唱、舞蹈及朗诵等方式,呈现求索之路、奋斗之路和光明之路,而《多彩中华》则是一场展现多民族融合的歌舞专场,既有彝族、白族、高山族等原汁原味的传统歌曲、民族舞蹈,也有各个民族风土人情的创新展示。”南京市歌舞剧院党支部副书记、作曲家濮鹰介绍说。

早在1月底,南京文艺志愿者就用48小时创作完成了战疫歌曲《我相信》。5月,在国内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之时,南京市歌舞剧院又再次推出满怀温暖与希望的歌曲《又闻槐花香》。“门前的老树,飘着槐花香,妈妈在树下搭起了竹床。她为孩子轻轻摇动蒲扇,槐花和风儿一起入梦乡……”南京市歌舞剧院演唱队队长岳佳透露,除了经典的革命歌曲外,这首《又闻槐花香》届时也将在舞台上亮相,透过歌声讲述母亲在槐树下为儿摇动蒲扇等系列温情的画面。

为了南京演出季,南京市歌舞剧院的舞蹈队也拿出了两支获奖作品。

“这支舞是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意向创作的,柳条是最重要的道具。”南京市歌舞剧院舞蹈队队长王晶晶透露,舞蹈《春风又绿》诞生于年,由著名舞蹈编导应志琪、杨昭信夫妇打造,至今已有15年的演出历史,曾荣获第三届江苏省舞蹈比赛“舞蹈创作金奖”、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铜奖。

“轻柔的柳条随风摇摆,婀娜的身姿倒映在水中,时而妩媚多姿,时而顾影自怜,时而窃窃私语……最难的就是要跳出春天的美好和灵动。”出生于年的领舞徐佳说。

梧桐树,是南京的ip。舞蹈《梧桐的记忆》则从南京百年梧桐的视觉角度出发,见证南京甚至中国百年来的沧桑与复兴。以女子群舞的形式来体现当年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生在那场外寇屠城的黑暗岁月里自救与帮扶救助他人,捍卫生命的尊严,自强救亡的那段历史。为了让年轻的00后演员们更好地理解这个舞台,导演分享了自身在编创过程中的体会,听完后又排演了一次,演员们都哭了,领舞陈园更是哭得泣不成声。

附:年南京演出季节目单(可在我的南京APP、金陵大剧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