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夏民族的传人,可以说我们打小就接触唐诗宋词,我猜大家背的第一首古诗不是《春晓》就是《静夜思》。
这些经典古诗几乎都有也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读起来朗朗上口。众所皆知,古诗分古体诗与近体诗,两者以唐朝作为分界点,近体诗讲究格律(平仄),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
而同样的,作为词,最初是配乐用的,为了体现音乐的节奏感,便于歌唱等原因也就讲究格律,而词作为长短句,它的不像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词的格式有一千多个呢!
而既然有这么多个格式,那么后人为了方便记忆和使用,就将同一个格式的若干个变体,或者几个格式合并为一起,为它们共取一个词牌,也就是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至于这个词牌的取名主要有以三个来源:
一、来自乐曲名称。词的前身是配曲的歌,就像“菩萨蛮”,相传是唐代宣宗时,女蛮国进贡,因为她们高髻金冠,一身璎珞(珠宝),活像菩萨,时人有作菩萨蛮一曲咏之,以后就成为词牌
二、取词中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江南”,来于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忆江南”。“念奴娇”亦名“大江东去”,来于苏东坡的“大江东去”。
三、原是词的题目。例如“渔歌子”是咏渔家生活的,“更漏子”是咏夜的,“浪淘沙”是咏大浪淘沙的。(凡是词牌下注明“本意”的,那词牌也就是题目了。)
简单地说就是不同的词牌它们的平仄格式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填词”一说了。此外不同词牌的片数、字数等也是不一样的,如“更漏子”前后片各6句,用词46。而“雨霖铃”前片10句,后片9句,共词。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理解了没有,大家可以在下方的投票处,投个票,这样小编就可以不断改进啦~
参考资料:《词牌释例》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致歉。
单选
你理解词牌是什么了吗?
理解啦不太理解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