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报价 >> 正文 >> 正文

南京溧水大家好,我是中国诗歌之乡

来源:江南 时间:2023/2/20
北京哪家的白癜风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dfzg/150722/4661155.html

在这诗意绵绵、收获满满的仲秋时节,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百里秦淮之源的溧水,又多了一个响亮而文艺的头衔——中国诗歌之乡。千年文脉的悠悠古韵,又在如今的南京南部中心,积淀出百花齐放的“江南诗境”。经中国作家协会直属的中国诗歌学会批准,溧水近日喜评“中国诗歌之乡”。

中华诗词学会来溧调研诗词楹联工作

古风今韵最诗心

土墩古墓,吴越文明。有着年置县史的溧水,源水而名、因水而兴,成为秦淮河源头文化的发祥地,其中的诗词文化之美,清丽典雅、悠远绵长。

从李白“云间片帆起”的慨叹,到杨万里“一顾平湖山尽处”的壮阔;从韦应物“鱼盐滨海利”的赞美,到周邦彦“人静乌鸢自乐”的沉醉;从陆游“东皋乐哉日成趣”的艳羡,到袁枚“一路壶浆擎父老”的不舍……溧水是一座氤氲着人文气息的城市,众多诗人骚客寄情山水、流连忘返,写下一首首诗词名篇,诗歌创作的土壤优渥千载。倘若他们穿越回当下的溧水,李白和杨万里将怎样吟唱“天空之镜”?周邦彦与韩熙载是否会在无想山中读书对饮,沉醉不知归途呢?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的这首《断章》,是新诗百年来最为传诵的经典之一。祖籍溧水洪蓝卞家村的卞之琳,可谓古风今韵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吸收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又继承了新月派闻一多、徐志摩的主张,兼受西方艾略特、瓦雷里、奥登等人的影响,在冥思中寄寓情感,被认为是“新月”而入“现代”,独成一家。

一座城的清新俊逸,一方人的淳厚质朴,一首诗的脉脉深情,都在人杰地灵的溧水大地上蓬勃着生命的力量,传袭至今。

百花齐放最诗意

传承至今的首溧水古诗词,足以令人惊叹。那些远去的诗人可曾想到,如今的溧水大地更加诗林繁茂、诗意盎然!

一场比赛,连办6年,余人,余篇作品,使得民间诗歌创作蔚然成风、硕果累累,树立了“诗意溧水”品牌。年举办的“溧水区首届古诗词大赛”,广泛海选后,举办9场复赛和2场决赛,设置“乘风破浪”“当机立断”“珠联璧合”等环节,现场激烈角逐、精彩不断,在朋友圈、视频号和H5传播平台引发热议,央视《中国古诗词大赛》年度总冠军彭敏专门发来祝贺。

楹联在传统“诗教”中具有重要地位。红色李巷、状元坊公园、无想水镇等文化地标,邀请名家创作楹联,与环境相契合,暗含历史典故和人文元素,赋予景区景点妙不可言的精魂神韵和鲜活内涵。中国楹联学会李培隽会长以及蒋有泉、叶子彤、刘太品、方留聚、卢晓、周游等全国和江苏省楹联名家为诸多红色遗址撰写楹联40余副。

溧水每年结合“我们的节日”“秦淮源头过大年(端午、中秋)”等主题,举办诗歌朗诵会50余场,溧水诗人写诗诵诗、热情高涨。音乐诗会、诗歌品鉴、书画展览等一系列活动,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诗词文化在溧水落地生根,从而打造出独具地域特色的诗歌文化品牌,用日益丰厚的文化软实力,助推“中国诗歌之乡”建设。

目前,溧水拥有诗词楹联家协会1个,协会会员88人,其中,省、市级会员20余人,国家级会员9人;“琴音诗社”“尘香诗社”“镜湖文学社”“凤苑文学社”等10多个民间诗社各具特色、百花齐放;本土文学类双月刊杂志《秦淮源》已出版期;在年发行量达3万多份的《今日溧水》开辟《书香溧水》。

良好的交流、创作氛围,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诗歌人才和诗歌作品。方述怀、张国安、毛文文、张友国等一批高产的本土诗人,成为溧水诗歌创作的“领舵者”,他们“引吭高歌”,激情讴歌溧水大地的新人、新事、新景、新风尚,三年出版《我缠着故乡的土地》《后知后觉》《春天的雨水》等诗集16部,同时在《文学百花苑》《诗歌月刊》《诗林》等知名刊物上发表作品数百篇,作品艺术特色鲜明,深受读者喜爱和好评。

溧水区首届高中生诗词大会圆满落幕

遍地吟唱最诗情

时时有诗作,处处有诗情。

溧水大力推动诗歌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六进”活动开展,营造学诗、读诗、背诗、赏诗、写诗的浓烈文化氛围。

诗歌是种子,校园是最肥沃的土地。溧水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通过课堂教学、诗词诵读、情景表演、书法大赛等形式,在全区开展“诗歌进校园”活动,利用花坛、走廊、楼面、走道等,让诗歌无处不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爱上诗词,越来越多的学校形成诗词特色。目前溧水10余所学校加入省诗歌教育联盟,和省楹联协会合作,在20余所学校开展楹联创作教育,48所学校建立诗社。年省溧中附中被授予“南京市诗教基地”称号,并获评“南京市优秀诗教基地”;开发区小学邀请诗社名家举行诗教讲座,举办校园诗词大会;状元坊小学走出了“以民族艺术、经典诗词和‘状元文化’温暖、明亮、激励学生”的特色之路,特色校本课程《我爱古诗词》推行十多年,培育出一批古诗词诵读小能人、小状元。今年3月,开发区小学刘熙墨和区实小刘映权获市级少儿歌谣创作大赛一等奖。4月,二高中刘羽获江苏省第14届中小学诗歌总决赛高中组一等奖,开发区小学刘紫莹获小学组特等奖和“诗歌之星”称号。

诗歌是食粮,社区是最宽大的粮仓。溧水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深入开展“诗词进社区”活动。永阳街道通济街社区、石湫街道社东社区、白马镇金谷社区等结合实际,精选周邦彦、谢灵运等经典诗文,开展诗词讲座、诵读、创作等活动,熏染出传播传统诗词文化的新风尚。

诗歌是韵文,诵读是最优美的诠释。“溧水第一名胜”无想山景区每年举办诗歌朗诵会,探索形成的全新吟诵方式推动诗歌文化传承,以诵读之情,吟山水之美,不断赋予“南京南部中心、健康活力新城”区域品牌文化底蕴。溧水各镇街、各单位积极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朗诵会,诗词在广大干群中日益普及、广受喜爱。“诗歌文化在本土影响力越来越大。诗歌组织、创作人、作品、刊物不断涌现,诗歌正从小众文学走向大众文学。”溧水区诗词楹联家协会主席杨金保说。

崇文重教最诗兴

问溧哪得诗之乡,崇文重教最诗兴。“溧水文化氛围浓郁,诗歌创作活跃。”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高洪波来溧考察时给予高度评价。

“从年起,溧水区出台奖励办法,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鼓励文艺精品创作、文艺活动开展和文艺人才培养。”溧水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溧水诗词爱好者童光祥高兴地说:“我是一个十足的诗迷,闲下来就爱写上几首,现在区里对于我这样的‘草根诗人’有了一定的创作补贴,热情更高了!”

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众智之所为,无不成。溧水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三个“狠抓”进一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诗词文化:狠抓诗歌“六进”活动,从广度、深度上下功夫,以“古诗词大赛”“乡村诗词吟诵”等为载体,使诗歌文化更广泛地扎根群众;狠抓诗词骨干队伍培养,着眼于骨干队伍多元化,着力从机关干部职工、离退休干部教师等群体中培养人才,以老带新,培养出具有鲜明溧水特质的诗词爱好者,不断壮大诗词队伍;狠抓诗词文化氛围营造,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学习、诵读、创作、竞赛,利用全媒体宣传、文化教育等手段普及诗词知识,广泛设立诗词走廊、诗词文化墙、诗词标牌,着力营造“无处不诗兴”的独特城市文化景观。

融媒体记者崔琳张静

编辑 陈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