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报价 >> 正文 >> 正文

余夏秋声来处无寻觅,只作窗前竹叶间

来源:江南 时间:2022/12/20
北京知名青春痘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743253.html

作者:平川

01

过了小暑,福屿早市上便多了卖莲蓬的摊子。

黄桃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节黄熟。卖莲蓬的总是喜欢和卖黄桃的傍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来自三明市的建宁。

没有客人的时候,两个妹子喜欢凑一块,说着别人听不懂的家乡话,伶牙俐齿的,像树上叽啾的一对鸟仔。

看着黄橙橙的黄桃,总让我想到老家院子里的大柿树。

那棵柿子树从小树,长成10多米的大树,我很少看到柿树开花。黄桃成熟的七月,一抬头,便看到柿子树上结满了青绿的柿子,仿佛这些青柿,都是凭空从枝叶间冒出来似的。

家乡的鸟仔都成了精。

暑气旺盛时,它们不知躲到哪个地方纳凉享福去了。

过了霜降、立冬,树上的柿子渐渐成熟,它们便成群结队飞来偷吃。鸟仔的吃相又差,东一口西一口地乱啄,整树的柿子,都糟蹋个遍,也不给主人留几个好的。

南方四季都有佳果。

一月猕猴桃,二月橙子,三月菠萝,四月山竹,五月樱桃,六月梅李,七月荔枝。这些果实就是四季的日历,我的秋天,总是从黄桃开始,到柿子结束。

而黄与红,正是秋天最好的颜色,恰好也是我喜欢的颜色。

02

卖莲蓬的妹子,一边聊天,一边飞快地将莲子从莲蓬中剥出。

妹子剥出来的带皮莲子,18元1斤,但买的人却不是很多。因为剥莲子是一件费神的事,新鲜的莲子还好一点,倘若莲子稍微老一些,皮就硬了,剥起来十分费劲。

现剥的莲子30元1斤,更贵,却特别好卖。

卖莲蓬的妹子说,莲子营养好,但新鲜莲子更好,而且季节性很强,要趁嫩吃。买回去炖汤、做菜,都很好吃,也可以生吃,清香可口。

若等莲子老了,不但很苦,入口还有木渣感。

鲜莲子吃不完也不怕,可以用保鲜膜密封起来,放冰箱里保鲜。食用前,只要竖直沿着莲子上三根线中的中间那根切开,就可以轻易把莲子打开成均匀的两半了。莲心味苦,要取出,用来泡绿茶喝,可以消暑去火。干莲子比较粉,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建宁的莲子叫建莲,与湖南湘莲皆为莲中上品。

民国《建宁县志》载:“西门外池,一百口,种莲……莲子岁产约千斤,为吾国第一”,“邑种莲多处,以西门为最上品,水南次之,水东又次之。然较他邑产者,均有天渊之判。”

偌大的八闽大地,为什么独独建宁的莲子独步天下呢?

妹子说,建莲品质卓异,最关键的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建宁西北低、东南高,山区形成的小气候,昼夜温差大,而且森林茂密,地下水位高,泉水水质清洁,所产的莲子自然品质优良。

03

虽然莲蓬上市于夏末,但莲子却是秋季的风物。

八月既望,已著秋痕。当福屿路的几棵国槐,显出一丝暮气,茶亭公园里的荷花却是风情万种。夏赏荷,秋吃莲,盛夏的荷花最艳丽,秋天的莲子最养人。

我的家乡不产莲,却无端喜欢上采莲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最早读到采莲曲,便是汉乐府中的这首《江南》。也许我明面上喜欢采莲,真正喜欢的,是采莲诗背后的江南吧。

采莲是苦差事。

《江南》写采莲,写到鱼戏莲叶间,本以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但接着又写到东西南北的“鱼戏”,似乎采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鱼的飘忽。不过,这眼花缭乱的鱼戏,非但不觉采莲之苦,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恬淡、悠闲与平和。

更喜欢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里说:

取陈年的莲子两头磨平,放入鸡窝中,让母鸡孵去,等到雏鸡破壳时取出。用年久的燕巢泥和天门冬,捣烂拌匀,盛在小容器里。“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叶缩如碗口,亭亭可爱。”

没有种过碗莲。这样种出来的,是否就是文人案头的碗莲呢?《浮生六记》没有明说。

04

秋天已经到来,但暑热尚未结束。我只将这段时间,称为余夏。

余夏里的牵牛花开了又闭,闭了又开。荷花也是。

荷花是一朵一朵地陆续开放的,一朵花,能开三四天。每天早上开花,接近日午,花瓣会全部收拢,仍然变成花蕾,第二天早上,原来收拢的花蕊,会继续开放。

据说到了将谢的前一日,荷花开得最为妍媚。这些花在接近中午时花瓣会脱落,已授粉的莲蓬,就留在枝头继续慢慢成熟。

诗人席慕蓉说,荷是她无止境的乡愁。

她说不知道是看多了书中的荷,还是在古远的日子里曾多次涉江采芙蓉,总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总觉得荷花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友人,并且,在初识的那一次就是一见倾心,不忍离去,就这样过了几千年。

四季轮回,每个季节都是伟大的艺术家,展现给我们不同的画卷、诗句、乐章。

黄山栾树悄然绽放,树树黄花,像东南佛国,夕阳晚照下寺院里金色的尖顶。风车草细长的叶子开始卷曲、泛黄,开始有了秋日的况味。

高大的鱼尾葵,结了一簇簇穗状的果实,像非洲女孩斑斓的发辫。

遥望旗山,白云浮动,让山在这一刻,变得轻盈。万物丰收的季节,处处呈现出成熟之美,似乎山也开始活得自由自在,有了仙风道骨的神采。

05

余夏很长。

《清嘉录》说:“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

不要以为熬过盛夏,就是秋天。

8月23日处暑,24日出伏,处暑之后,还要经历十八个溽热出汗的日子(大抵在白露节气之后),南方的天气,才会渐渐的凉爽起来。

稻子收了,果子摘了,时光却青葱不老。余夏犹如洗马河边的那只白鹭,一直在河道上盘旋,旋不去盛夏的余温。

虽然夏的余温尚在,但秋的场次已经拉开,万物由盛大走向内敛。

此时的草木大多停止生长,开始专心培育种子。小叶榄仁树落下一地绿莹莹的小橄榄,香樟与小榕树满树树籽,紫薇与楝树也结出一嘟噜一嘟噜的蒴果。

黎明湖边的木槿,虽过了豆蔻年华,却增添了一份成熟。蓬属的草扬起花絮,似乎只要轻风一过,便会随风飘去。

暑气未尽,秋意徐来。所谓余夏,不就是如约而至的初秋?

都说南国四季模糊,其实都在于春与秋的短暂、夏与冬的漫长。如果春是走出深洞见到光明的喜悦,那么,秋便是经历了诸多事物之后的一种沉淀、一次觉醒、一份了然,生命吸饱了人间沧桑,一切都丰盈四溢。

空气一天天变得沉定、澄明。余夏是一本新书的扉页,静静地展开在世人的眼前,传递着淡淡却又宁谧的书香。我所喜爱的秋天,一天天地近了。

本文作者:平川,来源“解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