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为一个北方人,确切的说西北人,对于江南水乡的印象仅仅停留在书本里,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似乎江南的文人墨客中的江南多了几分哀怨,离愁别绪,那首《枫桥夜泊》中的寒山寺更是恋恋不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于是,踏着春终于下定了决心,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看江南的繁花似锦,春暖花开。
寒山寺文字
莫小北摄影
莫小北
此刻,我已坐在江那头的亭阁里了。忽然又觉,江南是乌漆格子里半躲半藏的姑娘。冉冉檀香透过窗,眼前的江南,宛如一幅浓墨浅彩的水墨画。圆石桌上,一杯热茶冒着热气,与烟雨混在一起,看不分明了。是那“姑娘”饮过的吗?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滴滴红粉泪,溅落在水墨画卷上,是江南的温柔。云鬓花颜,泪光潋滟,此恨绵绵,都在江南。
烟花三月一路坐着南下的高铁疾驰,沿途的风景映入眼帘,从枯草灰黄慢慢变得绿荫盎然,似乎越往南,春天来的更早,相比北方还没感受春的明媚就已经步入夏的炎热。江南一幅水墨画,行走在苏州的街道,江南水乡的路,正如江南的女子一般轻柔细腻,水波荡漾;曲曲折折的河流纵横交错,青青幽幽巷子,这便是江南水乡的路,江南的春天,美在清浅,美在晕染,俨然一幅水墨画;白墙灰瓦,绿水石桥,美不胜收。
正如周杰伦《青花瓷》描绘,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拙政园一撇小桥流水人家,即便现在的河道再也看不到那小小的画舫在幽静的河道中行走。青灰苔藓斑驳的石孔桥也能想象当时一副繁华,一夜琉璃。凭窗而望,一幢幢精致的白墙灰瓦小楼依水而建,一条条长廊散发着浓郁的古色古香,廊檐下挂着的古典灯笼,更赋予了水乡静谧的色彩。
杨柳岸晓风残月,那岸边的垂柳,似乎承载了历史的沧桑变化,粗壮的身躯扎根在深深的淤泥中,纤长的柳枝部分漫入水中,碧波荡漾,似在述说千年前的烟雨风情。
亭台楼阁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江南鱼米之乡,水清澈见底,毕竟流水人家的后院就是一条河道,洗菜、洗衣服。而彼时的河道没有了往日的清浅。沿着河道信步走来,笑容在水波中荡漾。一条小鱼,惊鸿一现,没了踪迹,也许是扰了它的清梦了。河两岸的桃花,沉醉东风,香染了空气。古老的青石板,依旧坚固如昨,也许是走的人多了,油光锃亮的青铜色,让人心生敬畏。
行走在江南的古镇,脑海中浮现戴望舒那首诗歌,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子,身着一身素衣,婀娜多姿,微笑着站立。月上柳梢头,眉宇间,别样的柔情四溢:烟雨朦胧,晓风残月,梦缠绵,情悠远,水墨江南,美在清浅烟雨间。
白墙灰瓦的别墅群水墨的江南,在画上氤氲成烟。寒山寺外,硕大的石碑一首《枫桥夜泊》我一字一字读,往事越千年,江南的美,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感知,此情,此景,又岂能用简单的词藻能够描述的了,江南的美,美得高冷,美得离愁。
人生匆匆,短短几十年,弹指一挥。有人说是江南的女子造就了江南。在江南,女子不仅仅温婉多情,还多才多艺。著名的苏绣、越剧和昆曲,细腻仄仄。江南的风情,让文人墨客留恋赋有诗情,江南女子让江南充满了一种灵动的美,一种细腻的美。
江南拱桥蒙蒙细雨,让整个江南蒙上了水汽,也为江南增添了迷蒙与神秘。苏州的园林作为古典园林的代表,其融汇了古典艺术的建筑,是江南与世无争,清新淡雅的最好代表,虽然没有紫禁城的霸气,而作为江南富贵人家的豪宅,淡雅而又玲珑,凭栏木雕,镂空花窗,亭台楼阁,园林的美,是江南最好的诠释。
观前街购物街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烟雨江南,美如水墨。江南的小巷,婉转在小巧的屋宇间,那黛色的瓦檐下。白色的墙角边一排排山桃,给静谧的水乡增添了一抹生机。
月洞门静谧的风拂遍整个江南,枯藤老树昏鸦的悲凉,小桥流水人家的悠远,荷叶田田的欢乐,就在这无数的瞬间,江南又幻化出另一个净洁的世界,他概括了江南的轮廓。江南,这个多愁善感的天堂孕育出了淳朴、善良的人类,无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还是吟诗作对、琴棋书画的兴趣爱好;无论是精致美观,令人津津乐道的苏帮菜,还是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独特的水乡文化底蕴正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浓厚的文化气息传遍世界。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江南等你,而你呢?
作者简介
莫小北,原名岳毅云,甘肃秦安人,现供职于北京某互联网公司,业余爱好摄影、写作,是一个热爱生活的“90”后小朋友,长期混迹在各大论坛和自媒体平台,乐观积极向上,热爱家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