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写一篇短文来记一下屋前的那一方墨池。不知是谁为它起了这么一个入耳的名字。觉得入耳,并不是因为历史上有张芝和王羲之两位大书法家“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因为这个墨池与他们的墨池毫不相关。之所以喜欢这名字,是由于只要带“墨”字的,自己就觉得分外亲切。
池塘中心堆砌着几块石头,经常有些不知名的鸟儿飞来,立在石上饮水。水中放养的数十条锦鲤、金鱼,再加上数不清的小草鱼,姿态万千,色彩斑斓,好不热闹。
前些日子曾写过一首小诗,记述了自己看到春风吹动池水时的感想:
清风忽乍起,吹皱一池水。
水漫二三石,石堆八九尺。
能收日月星,可纳雪云雨。
解渴立飞禽,寻食游锦鲤。
春来暖气蒸,夏至睡莲美。
秋叶几飘零,冬冰多静止。
常年景不同,终日心相似。
相似最多情,恰如波迤逦。
别看池塘不大,可是气量却不小。不管是日月星辰,抑或是云雾雪雨,都能尽收其中。而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池塘的景致也大不相同。静观其变,也是一种纯美而独特的享受。
现在是初夏时节,池塘水面飘浮着时而盛开时而闭合的睡莲,水中的鱼儿成群结队,不停地游来游去,嬉戏在莲叶之间。眼见此景,又不禁想起汉乐府民歌《江南》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随即,脑海中便浮现出一幅《鱼戏莲叶间》的画面来。那还等什么?赶紧研墨、铺纸,开始涂鸦吧。荷花又称莲花,“鱼”和“余”同音,因此,国画中把荷花和鱼放在一起,寓意十分明显:连年有余。这个名字,自己也是觉得分外亲切的。
对于画画,自己没有把它当成一种学习进步的过程,而是单纯的消遣和娱乐。曾巩《墨池记》中写道:“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意思是说,王羲之的书法并不是天成的,是凭借毅力勤学苦练,到晚年才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而此时的我,不论书法还是绘画都还没入门,却又没有太多的毅力去勤学苦练、提升技艺,只是用来愉悦心境罢了。我也不太确定,这种心态到底是好还是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