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起,到贵州安顺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放眼望去,千亩荷叶在微风吹拂下摇摇欲坠,无边的荷叶泛动着翠绿的波浪,
这里荷叶田田,荷香四溢,红白莲花,交相辉映,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荷花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属毛茛目莲科,又名莲花、水芙蓉、君子花、凌波仙子等。中国是荷花原产地,也是荷花分布与栽培中心。
荷花花期6-9月,晨开暮闭,有红、粉红、白、紫等色。荷花是水生植物,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失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
荷花还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荷花极不耐荫,在半荫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
荷花,早在多年前就有栽培,《周书》记载“薮泽已竭,既莲掘藕。〞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说:“采莲是江南的日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中国文人对荷花有着特别的偏爱,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有关于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唐代王勃用“牵花恰并带,折藕爱连丝”形容纯洁美好的爱情。
南宋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荷花自然之美。北宋学者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赋子荷花“花中君子”的高洁气质。白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泛丹赏荷、采莲弄藕,放荷灯的风俗,
在才女李清照笔下,别有意趣: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人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荷花她的婷婷玉立,她的卓尔不群。
在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遇见满池荷花盛开,从手里沉甸甸的长焦镜头里望出去,尽是晃动的粉色荷苞和青色荷叶,脑子里却浮现出初见时的美好。
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人心目中有特殊地位。诗人吟诗领荷,作家撰文赞荷,画家则泼墨绘荷。古人留下了太多美好诗句,他们当年赏荷时的情景和如今肯定不同,
但在心境上却有千丝万缕的相通。从浩繁的诗词中信手拈来几句,却惊异地发现用在自己拍摄的荷花作品上,是如此贴切。
古人爱荷,这个话题值得再说说;两汉时的《江南》写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大量的耐心的铺排叙写,喜悦欢欣之情弥漫纸上,千载而下,如在眼前。
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里,有“荷叶罗裙—-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好句,绿罗裙同碧荷叶,女儿脸与芙蓉面,彼此辉映,叫人情思恍惚。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则直抒胸臆,“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早先只知道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
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却不知他也写过,“荷花人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是《暮热游荷池上五首》中的向子,描摹夏日荷花情态,新鲜活泼,奇趣横生。
再来看看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怎么说。李时珍说,“荷”,就是负荷的意思,现代汉语读作“负鹤”,意思是承担,
荷花的叶柄和花梗都是细高而坚挺的,负荷着,也就是承担着,托举着巨大的叶子和花,所以这种植物叫“荷”。
“莲”,意思是相连、连接,荷花从花到果,这两个阶段是相连的,没有过渡期,花还开着,莲蓬就长出来了,所以这种植物叫“莲”。
这么一看,“荷花”、“莲花”其实都能用,因为意思都说得通,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只要说出来互相能够听明白,就没有问题。
荷除了观赏和食用价值,荷花可以做
荷花茶,荷叶做荷叶茶,莲子还可以做荷花酥、荷花冰沙、荷花爆米花,千燥后做成荷花玩偶、木雕等文创产品,荷花从藕到花的产业链价值非常巨大。
一池微澜,一抹粉红,一片碧叶筷拥,纯洁又安宁。粉红醉了溪流,淡淡的青天又濡染了荷畔。盛夏雨后,乘着清爽的凉风,满池的荷香,驾着如鱼的小舟,轻轻荡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