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拼音中所谓的韵母。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以律诗为例,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明清代常查阅《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明清代的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诗的用韵。
诗韵共有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声律启蒙》上平四支·其一
原文: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①对游丝②。
四目颉③,一足夔,鸲鹆④对鹭鸶。
半池红菡萏⑤,一架白荼縻⑥。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梨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⑦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注释:
①落絮:飘落的柳絮。②游丝:飘逸的丝纹。③四目颉:传说为中华文字的创造者。④鸲鹆:八哥鸟。⑤红菡萏:红荷花。⑥荼縻:一种落叶灌木,花白色,有香气。⑦恩:恩情。
释义
茶和酒相对,赋(一种文体)和诗相对,燕子和莺鸟相对。栽花和种竹相对,飘落的柳絮和飘逸的丝纹相对。传说造字的苍颉有四只眼睛,夔为舜时乐官,舜说:得夔一足矣。后来误认为夔只有一只足。八哥鸟和鹭鸟相对。有半池的红荷花,有一架白荼縻。几阵秋风应着节气而来;一场春雨过后,枝头开满了梨花,使人们了解到此时的节气。春秋末年,豫让受了智伯的恩情。后来智伯被赵襄王杀死,豫让就将身体漆成癞状,吞炭装哑伺机刺杀赵襄王,事未成,被杀。西晋时,羊祜守荆州,很得民心。他登岘山,感叹时光流逝,潸然流泪。他死后,人们在此竖立一块碑,以记他的功德,人称堕泪碑。启示寻常事物来入对简洁明快蕴活力;历史典故相对出,仁义礼信润心肺。
上平四支·其二
原文: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①。
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
花开红绵绣,水漾碧琉璃。
去妇②因探③邻舍枣,出妻④为种后园葵。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注释:
①毛锥:毛笔。②去妇:指休妻。③探:采摘。④出妻:也指休妻。
释义:
行动和停止相对,迅速和迟缓相对,舞剑和围棋相对。写信用的笺纸和写在上面的字相对,竹简和毛笔相对。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大鼎,岘山有悼念羊祜的堕泪碑,虎豹和凶狠的熊相对。春暖花开,一朵朵的花簇拥在一起,如同锦布;流水荡漾,碧绿清新,如同琉璃似的。据《汉书·王吉传》记载,王吉的邻居种有枣树,结了枣子的树枝伸到了王吉家的院子里,王吉的妻子就摘了几个,王吉因此休了她。据《居记》记载,春秋时公仪休做鲁国的相国,他吃饭的时候吃到了自家的葵菜,又看到自己的妻子在织布,他认为这样做就会和老百姓争利,于是让人将自家的葵莱拔了,把妻子送回了娘家。笛声的韵律和谐,就好像笛子是从云端落入凡间的一样;摇橹的声音响着,渔船正向有雪的地段移动。启示一片锦乡碧波,一声渔舟唱晚;一种恬静平和,一份情意深远。
上平四支·其三
原文: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
梅酸对李苦,青眼①对白眉②。
三弄③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晋士④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⑤。
注释:
①青眼:明亮的眼睛。②白眉:白色眉毛。③弄:抚弄。④晋士:指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⑤五总之龟:龟二百岁生出二尾,称一总,至千岁生出五总,称一聚,五总之龟无所不知。
释义:
长矛和铠甲相对,战鼓和旌旗相对,燕子和黄鹂相对。酸酸的梅子和苦涩的李子相对,明亮的眼睛和白色眉毛相对。手抚弄着笛子,心中盘算着怎样下棋,雨水的浸打和春风的吹拂相对。海棠在春天睡得较早,杨柳在白天还打盹(一句拟人化修辞)。晋代的张骏在凉洲做地方官员时写了一篇《槐树赋》。杜甫因为自己的母亲叫海棠,不写与海棠有关的诗。晋朝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小时候看到别人玩赌博游戏,就能预测谁胜谁负,他父亲的门人赞扬他说:这孩子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唐代殷武猷学识广博,贺知章称他为五总龟(龟长寿,故以此相比)。启示十副对,字字珍,平常事物平常心。四名士,个个奇,胸有博识名青垂。
1、四支韵绝句20首
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题兴化寺园亭
唐·贾岛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唐·柳宗元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杨柳枝词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杨柳枝词
唐·刘禹锡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昌谷北园新笋
唐·李贺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新沙
唐·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西施
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边词
唐·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日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2、四支韵律诗4首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唐·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地偏初衣夹,山拥更登危。
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凉思
唐·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3、四支韵古体诗2首
古风
唐·李白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
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
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人罗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