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选择 >> 正文 >> 正文

花朝节春江花月夜古诗五首此夜江中月,

来源:江南 时间:2023/4/20
北京看手足癣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740.html

花朝,是指的农历二月十五。这个节日名称的广泛流传是在宋朝之后。

但是关于二月十五月亮的喜爱和崇拜,并不是宋朝才开始有的。

上古之人崇拜日月,皇帝都以祭祀日月为国家重要的典仪。以月亮圆缺为周期的日历月历自夏朝开始,影响了中国文化数千年。我们现在还在用“月"来表达时间概念。

古人认为满月有着引动潮汐,生育和滋生万物的功能,这些已经得到现代的科学解释。对于满月的崇拜和喜爱寄托着人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热情和情感。

农历二月十五,是在节气春分左右,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四季到了一个最均衡最合适北半球人类居住生活的时段,此时的月亮也几乎是从正东方升起,硕大明圆,昭示着天地均衡之气,而此时又正是仲春万物萌发,百花开放之时。

古人的户外活动增多。包括重要的春耕,土地神的祭祀,都在这一阶段。春风春日春雨春月春花,形成最蓬勃的户外美。想不看见鲜花和月亮,想不接受这自然的洗礼和安慰都难。

万物清新,人心勃发向上,享受着一年中最美的花好月圆。

花朝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南北朝皇帝萧纲的诗,”花朝月夜动春心。“他此时是作为皇子,参加父亲仲春二月的社稷祭祀和春分的祭日大礼。在皇家园林看到了最美的春花和春天的月亮。

陈朝后主陈叔宝偏安都城南京,父亲在和北周的拉锯战中丧失大片国土,到了他这一时期,已经感觉到了隋国的压力,这个懦弱的皇帝反而躲进深宫,歌舞升平,以音乐美女诗词来麻醉自己。在仲春时节,制定了《春江花月夜》的乐府歌曲,歌颂这美好陈朝的河山。

但是这首《春江花月夜》里的歌词没有流传下来。或者隋唐的人见过,但是现在没有了。

但是《春江花月夜》作为保留遗存的乐曲词牌流传下来了。

陈叔宝的《春江花月夜》一定很美,那是他的山河寄托,虽然他没有实质性为陈朝和陈朝百姓做过什么。

那么我这里为什么总提《春江花月夜》呢?因为这是唐朝花朝节的前身。

在陈朝时代陈叔宝统治的江南,这里的人们仲春去江边赏花看月,是地域自然形成的风俗,而自然之美又推动了这个节日的慢慢形成。

到了隋炀帝杨广,这个历史上褒贬不一的君王,开凿运河,  曾三游扬州。在江南耗费民力,修建行宫。虽然历史上对他这一举动,有着各种阐释,认为他是将军事势力延伸到江南,为征服更南方的地方做准备。但是功败身死,大业成空,倒是他游历驻跸江南的很多诗流传下来。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隋·杨广《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这是仲春二月十五的夜晚,站在江南的长江边上。

浩瀚的长江,暮色沉沉,波涛平静流淌,远看宛然未动。

而江边正是桃花李花开满的时候。

一轮月亮升起,这时才看见水波是流淌的,仿佛要将水里的一轮明月带走。

那入夜的潮水,一浪浪涌上岸来,那浪花仿佛天上的星光,粼粼闪烁。

无从知道他是否看到过陈叔宝的原创,但是我相信隋炀帝的霸气是在陈叔宝之上的。

这是他的江山,他的花月夜。他写得颇为大气。

此时他是皇帝,站在长江边上的高楼上,看着春天最美的月亮,花林和江水。这江南,是他的。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隋·杨广《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此时的江南有着二月十五看花赏月的风俗,不是刻意,如果你住在江边,这是地缘决定的,踏青和北方两样,北方可能只能看见桃花山,没有这样壮阔的江水和海面。

历史上说,隋炀帝到江南广征民女,这种传闻必须打个折扣,他喜欢亲民和游玩肯定是有的。况且霸业初成,地方官员巴结还来不及。

他是怎么感叹这里和北方的不同呢?

这里夜晚的露水,都含着花的香气,那春天的池塘里,倒映着月亮,泛起春月的光辉。

这江边在夜晚可以看到很多游玩唱歌的女子,远远看去,三三两两的美女,就像仙女站在水边啊。

说的对,是个不难看的女子,在这样的春花月光下,都会有恍如仙人的美,至少你看得见轮廓,看不见脸上的雀斑吧。

这里写了江南地区二月十五花月之美,和人们外出游览的洒脱自在。

接下来,就谈到唐朝了。

张若虚,初唐扬州人,他热爱吴地,这是他的故乡,陈叔宝和隋炀帝的年代离他的时代本不久远。就算是他没有看过陈叔宝的《春江花月夜》,但是对于隋炀帝的诗不会陌生。

这就是他的江南,江南的二月,江南的春江花月夜。

多年他游历京师,和贺知章交好,不过仕途没有多大起色。

初唐的人,看见国家定鼎,日新月异,那种豪迈之气不做官也洋溢在士子心中。何况他和贺知章都算家乡人,经常作诗唱和。

是回忆,是酒醉,还是长安虽美,没有江南二月十五景色的绚美流荡?

他用的是《春江花月夜》的乐府词牌,写下了流传后世,称为唐诗之冠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顷,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节录

张若虚是将他自己故乡的美景,充满感情的描写出来。生动,大气,跌宕。他肯定看过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因为整首诗是对隋炀帝作品的扩写,演绎,升华,和突破。

这是有着家乡情感的人,对于故乡二月十五春月春花的赞美,你长安城再美,也美不过江南那水光花色,人情旖旎。

这首诗,还有”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是说自己滞留在长安,最美的仲春春半,花好月圆的时节,也没有回到故乡。

就是这首诗,将流行在江南地区的二月十五的看花赏月,传播开来。

这是花月最美的仲春。

唐朝开始出现花朝和落花朝,这个特定的节日名称,专门指的是二月十五那天。

正是月圆,更衬托花好,正是花好,更让春月浩瀚皎洁。

花朝月夕,在唐朝是指的这一天的早上和夜晚,到了宋朝以后,花朝月夕,是同时涵盖了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

“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唐·张子容《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二首》

张子容是比张继先晚一个时代的人,张继先的《春江花月夜》流传之后,花朝节有更多的人,不远千里去江南看花赏月。

他这首诗虽然没有张继先的开阖大气深沉,但是也别有一种简约灵动之美。

将隋炀帝的那种古气和张继先的人间情感有机融合在一起,蕴藉有回味,颇有古意。

林木的花开在长江岸边,那花色清新绚烂,让长江也有了春天的新意。

今天晚上,江中的月亮,那激射的光辉流淌,沐浴着这岸边无尽的春花啊。

实际上这夜的月光怎么会只有水中呢,那是天水交辉的美。

但是他的聚焦很有意思。

在这上下花光的水的世界,一切都是双影,但是最美的,是在河边洗衣裳的女子,她独自在月下河边。

这是什么日子,这是春花春月圆的日子,但是她是孤单的,孤单成花海水光中的剪影,但是她又是饱满的。因为她洗着爱人的衣裳,她心中有相思,她手上有流水。

明月流水,花光月夜,千里相思。

正是一首首《春江花月夜》,才将这美好的节日不断扩大,在唐朝,不在江南的人,也会对这个有花有月的日子动心动情。他们驾着车,骑着马,去看长安洛阳城边或者城外的桃花海,杏花海,去感受林间楼上的月亮,去在花瓣飞舞里,度过最美好的春天。

此日在中唐之后,被很多诗人称为花朝和落花朝。因为这是花开如雪就飘花如雨的时段,春花之鼎盛。

到了宋朝,花朝节正是成为节日。因为张继先的《春江花月夜》功不可没。这首诗在唐朝还是在士子小众间流传,宋朝则扩展到几乎所有读书的人,都能背诵这首诗。

二月十五花朝节就成了一个爱花赏花,又有春月团圆寄托美好情怀的好节日。

后世写的《春江花月夜》,无不紧扣花朝节这个花好月圆的主题。

“春水绿堪染,春花红欲然。

月华金涣漾,夜气玉暄妍。

交绕回文锦,联笼飞步仙。

赏心逢美景,欢娱正妙年。”明·张宁《春江花月夜》

那春水绿得可以染丝绸,那春花红得像火烧。

那月光像金子流淌荡漾,那夜色温和如玉一样的滋润。

让我们穿戴起最美丽有花纹的衣裳,那我们在今天联翩起舞,如同仙子。

因为今天今夜是花朝,莫负最美春,莫负少年时。

本文解读了花朝节日和古诗《春江花月夜》的渊源。花朝是一个具有很高人文色彩,情感色彩和旅游价值的节日。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花朝节,爱着这最美的花好月圆。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