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夏,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属于夏季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但实际上,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才是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立夏意味着将告别春天,迎来夏天。在古代,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但是在民间,特别是江浙一带,很多人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而产生了惜春的伤感,常常一起喝酒吃饭,用聚会的方式来饯春,就好像在送一位故人一般。崔骃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
其实对我而言,春天反而是最不喜欢的季节,在广东,春天常常带来一种天气,叫做“回南天”,绵绵的小雨,空气里都是湿气,衣服无法干透,地板墙壁都在冒水,非常不喜欢。反倒是夏天,来自五月天,让人的心情一下子就明朗起来,整个人都是阳光。所以立夏对于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今天我们要做的古诗词启蒙恰恰就是关于夏季的,非常活泼的一首诗歌,是来自汉乐诗《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是一首汉代民歌,来自汉乐府的作品。“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职责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和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所以我们会发现,这些乐府诗经常是没有具体的作者的,因为他们多数是来自下层群众,所以风格也是质朴率真,但是却有一种独特的美和意境。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于《诗经》的是,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其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
比如这首《江南》,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为什么诗歌中总会描述一种民生景象:采莲,到底采什么?为什么都是可爱的少女在采莲?
原来,采莲是古代的生产民俗。从古时候,江南吴、楚、越等地,池塘遍布,多以种植莲藕为主。采莲就是当地的民俗习惯。“采莲”到底采什么?少女乘舟莲荡中,轻歌互答,采摘莲子。原来是采摘莲子,其实也不难理解,莲叶是无需采摘的,它太普通,随处都是,信手拈来,无需大费周章。莲藕是不能采摘的,它深埋于地下,是脏活累活,一种苦力活,是不适合女孩子干的,要获取它只能是深挖。那么采摘的对象就只剩下莲花与莲叶。
作为一种劳动,采莲自然是实用性的劳动,有所收获的,所以采摘莲蓬,获取莲子。皇甫松的诗标题就叫做《采莲子》,诗里也写到抛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但是这个莲也有“怜”的意思,象征爱情。其实采摘的是爱情,获得的是幸福。梁元帝萧绎《采莲赋》末尾引用民歌:“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我是一般人家如碧玉般温柔的姑娘,特意前来想要嫁给汝南王。莲花和我的脸庞同样美丽,荷香进入我的衣裙使它更香。于是我特意摘下荷花献给君子,我希望永远穿着荷叶荷花做成的衣裳。大胆的爱情宣言,直接坦诚的表白。
回到《江南》这首诗,其实鱼儿嬉戏游到了东南西北边,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都能感受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大家喜欢《江南》这首诗歌吗?趁着夏天去一趟江南,给孩子讲讲江南采莲的故事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觉得有趣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