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图片 >> 正文 >> 正文

乐人数年磨砺只为盛世皇帝一笑,国破时,梨

来源:江南 时间:2024/12/4

唐玄宗在位时期使得大唐王朝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繁荣昌盛的顶峰,“开元盛世”更是在人类发展史上青史留名。

然一场长达八年的内乱使得大唐王朝开始由盛转衰自此走上衰败的道路。这场内战由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发起故被称为“安史之乱”又称“天宝动乱”。

元年,史朝义死,这场长达九年的动乱至此结束。安史之乱使唐王朝人口锐减,地方割据不断增强,中央集权不断削弱,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唐朝末年。

“安史之乱”虽未直接导致唐王朝的覆灭,但却使唐王朝从大治转为大乱,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还是音乐发展,都是大唐王朝的由盛转衰的转戾点。

玄宗出逃连朝中大臣多数都不知道,更何况普通的宫廷乐人。此时的唐玄宗已经无暇顾及自己的梨园弟子,梨园乐人在战乱中开始四处流亡。

梨园的变迁发展与历史影响

一梨园发展中的重大转戾

玄宗幸蜀时,有史可考的梨园乐人仅张徽一人。张徽优名张野狐,玄宗时梨园乐工,常与黄幡绰一起演出参军戏,善箜篌、也是梨园乐人中善奏筚篥的好手。

“安史之乱”平息后,玄宗返京,再次临幸华清池,故地重游难免触景生情,命张野狐奏《雨霖铃》。

由上来看,张野狐是玄宗幸蜀随驾中为数不多的梨园乐人之一,战乱平息后又随玄宗返京,常伴玄宗左右。唐诗人张祜有诗《雨霖铃》一首,也描述了张野狐伴驾奏《雨霖铃》之事。

由上看出,安禄山在占领洛阳、长安二京之后,滞留宫中的后宫妃嫔、文武百官、乐人等皆成了叛军的俘虏。安禄山在未发起动乱前以勇武和巧黠得到唐玄宗的宠信,又被杨贵妃认作干儿子,得以随意出入宫禁。

曾多次被邀请参加各种盛宴,观赏教坊、梨园的演奏。唐玄宗还为他在自己旁边设金鸡障,置榻坐之,以示优渥。安禄山也是好乐之人,对梨园弟子十分熟悉。

在占领二京后特意搜捕梨园弟子,想享受像玄宗的生活和地位。叛军搜寻到百人梨园弟子并押送到洛阳,为庆祝胜利在凝碧池举办庆功宴。演奏开始后众梨园弟子因悲伤而哭泣不止,叛军便拔刀威胁梨园乐工。

这时乐工将演奏乐器掷地砸毁,转向朝西的方向痛哭,洛阳城在长安城东方,雷海清“西向恸哭”便是朝着长安城的方向,以表自己的爱国之情。雷海清这一举动激怒了众叛军,便被绑在戏马殿前肢解分尸。

二、梨园乐人的流散

安禄山占领两京后,乐人开始四散逃亡。其中,有些梨园乐人被押解至洛阳,有些梨园乐工伴驾西行,而更多的则趁乱出逃,流落民间。

在叛乱中梨园乐人黄幡绰也在被俘虏的梨园乐工之中,且黄幡绰受到安禄山恩宠,与其他梨园乐工不同黄与昔日无异可自由行动。

等二京收复时黄幡绰被押到已回到长安的玄宗面前问罪,黄幡绰凭借着自己的聪慧获得了玄宗的谅解。

同样,李龟年深受帝王喜爱,安史之乱爆发时李龟年即未虽随玄宗幸蜀,也没有被俘虏,应是趁着战乱出逃流落到江南一带。

每逢良辰,佳节盛宴时李龟年为宴席上的宾客歌唱,唱的是往日在宫廷中所唱之歌,所唱宫廷音乐逐渐流落之民间,听闻龟年歌唱者或有感于国运兴衰,或联想在自身产生共情,百感交集乃至悲泣呜咽。

梨园机构的重组与消亡

一、梨园机构的重组

自“安史之乱”玄宗幸蜀后,梨园乐人在战乱中或被俘虏或逃窜民间,在战乱间宫廷音乐机构几乎是消亡殆尽,但梨园并不是真正的解散。

至德二年(年)六月和十月唐肃宗李亨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不久后便迎玄宗回长安。玄宗返京后带回部分梨园乐工,也有从民间再次返回的梨园乐工,梨园机构又得以重建。

玄宗归京后被被安排至肃宗安排兴庆宫居住,偶尔去大明宫居住。昔日随驾幸蜀的陈玄礼、高力士、王承恩等人陪伴已成为太上皇的唐玄宗。

命梨园弟子演出以供玄宗消遣娱乐。收复二京后,宫中任有梨园弟子的活动,然此时的梨园人数及规模以大不如前。

杨贵妃的领巾曾风吹到贺怀智的头上,因此领巾香气迷人,久而不散,便被贺怀智收藏。

玄宗自蜀返京后贺怀智便将贵妃遗物归还于玄宗,玄宗睹物思人,悲泣不止。由此看出贺怀智在梨园重建后仍在玄宗左右。

自肃宗收复两京,迎玄宗回京后,梨园便的梨园得以重建,但乐人乐器的流失导致重建后的梨园与往昔之梨园规模相差甚远,梨园再也没有动乱前的繁荣景象。

肃宗在收复二京之后举办活动,此时的乐人的衣服都丢失殆尽,于是便命人新造服饰才勉强凑够两个舞蹈,可见“安史之乱”对宫廷音乐机构破坏之严重。

二、梨园机构的消亡

“安史之乱”对唐代宫廷音乐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从表面上看,动乱致梨园音乐机构的规模与昔日相比大幅削弱,大量的梨园乐人、乐器流失民间。

从客观上来看,梨园乐人流散民间也促进了唐代民间音乐的发展,打破了一直以来的以宫廷音乐繁荣,民间音乐寂静的局面;同时梨园也后世及同时期周边国家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梨园自重建以来虽不能恢复到动乱前的繁荣,但其机构任然存在了二十余年。

大历十四()年,唐德宗李适继位,登基之初便实施了一系列的节俭政策,如停止诸州府岁供、禁令天下不得进贡珍禽异兽,甚至规定银器不得加金饰;放出宫女百余人。

取消了梨园使和梨园伶官中“冗食者”三百余人,剩余的梨园乐工皆融入太常寺成为太常寺乐工。梨园自开元二()年建立至大历十四()年废除,共历时八十五年,自此梨园作为独立的音乐机构不复存在。

虽梨园作为音乐机构被废除,但梨园中的音乐活动并不是一下子消亡殆尽。法曲原为梨园中教习演出的曲目,开成三年将法曲改名为仙韶曲,演出法曲的伶官所处地为仙韶院。

其原因是文宗不满掺杂胡音的俗乐,便遣散宣徽院法曲乐官。《仙韶乐》继承梨园法曲,成为宫廷娱乐的主要曲目,仙韶院可看成是梨园的一个延续。开成四年朝廷每月赐仙韶院乐官两千貫文,都用之不尽。

这一时期宫廷梨园用乐稍有抬头之势,从赐给仙韶院的两千文用之不尽,也反映出仙韶院与盛唐梨园相比较其规模大幅削弱,梨园当年之繁盛已一去不复返。

唐昭宗于文德元()年继位,此时晚唐战乱不断,气力将尽,太常礼乐制度已经名存实亡,从梨园乐工陈敬言与太乐令李从周校订石磬之事可看出,梨园乐人虽并入太常寺,但为完全消失,但到晚唐后期,梨园乐人也消亡殆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