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欣赏门槛是最低的字体,也是最方便初学者临习的一种书体。
楷书的巅峰是唐朝,涌现了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褚遂良一众大家,建立了楷书的法度。
但是,每个朝代都会有擅长楷书的大家,他们常常被我们忽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明朝楷书写的最好的六位。
(为了方便大家,文章的书法图片上传的都是高清图,可以下载作为字帖使用)
1、姜立纲(-)
日本京都国门建成,遣使请姜立纲书写匾额。“立纲为书之,其国人每自夸曰:此中国惠我之至宝也”
姜立纲,字廷宪,浙江人。这个名字你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在明朝,他声名远播。日本国为了书写国名,竟然谴使漂洋过海来求姜立纲的字。
他的字属于甜美端庄一派,没学过书法的人都能看出来他的字很是精美规矩。这篇《东铭》是姜立纲楷书作品,结体上柳公权的味道,竖弯钩又有赵孟楷书特点。
2、沈度(-)
成祖朱棣誉之“我朝羲之”
沈度,他就是大家诟病的“馆阁体”的始作俑者。作为明朝善书的代表,凡是重要的朝廷文书、金简玉册都是沈度书写。上行下效,学他字的人自然很多。
下图是他的小楷作品《敬斋箴》,符合这种科举通用字体“乌黑、方正、光沼、等大“的特点。
3、祝允明(-)
听到祝允明,有的人会一愣,但是叫祝枝山就都知道了。因为他右手枝生手指,所以自号“枝山”。祝允明书法成就主要在于狂草和楷书,这种汪洋恣肆和严谨法度的强大反差,竟然能够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也是一件奇事。
祝允明的楷书从唐楷入手,最后出入魏晋。楷书代表作《东坡记游卷》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这里节选了最后一篇文章。
4、文徵明(-)
清文学评论家朱和羹:明楷以文衡山为第一。
文徵明,大器晚成的代表。传说他到了11岁才开始能说话,他老爸文县令,认为自己儿子会大器晚成“儿幸晚成,无害也”(这心态真好,如果我这么晚才会说话,我爸估计会认为我脑子有问题)。他和祝允明(就是上面介绍的这位仁兄)、唐寅、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此外,还在画史上“明四家”占了个位置。
文徵明的书画诗文俱佳,这一切源于他的认真死磕的韧性。《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讽刺了一个考到54岁才中举的学渣。但是文徵明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所以54岁还没考上还在死磕!于功名如此,于书道亦如此,他每天临池不辍,一直坚持到90岁,雷打不动,把自己死磕成了一代书法大家。
文徵明正、草、隶、篆俱佳,小楷又是里面最拔尖的。下图是文徵明的小楷作品《老子列传》,用笔精绝,将王羲之《乐毅论》笔法和唐人笔法,熔于一炉。
5、王宠(-)
王宠,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徵明一样科举不顺,八次落第,但是比文徵明还是要好不少。
《南华真经》是王宠小楷代表作品。他的书法学钟繇,点画古朴,筋骨内含。用笔取法魏晋,寓巧于拙。下面节选《南华真经》第一部分《逍遥游》,也是最为大家熟知的部分。
6、董其昌(-)
董其昌,书画皆能,和赵孟有的一拼,所以清顺治元年,谥号“文敏”。这样一来,历史上就有了两个“文敏”,一个“董文敏”,一个“赵文敏”。
董其昌这幅楷书作品《自告身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开头写的“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很眼熟,一看就知道是一道圣旨。董其昌在书写的时候恭恭敬敬,中规中矩,不敢有一丝怠慢。
上面六位的楷书作品,大家感觉怎样?
写了很久的行书、草书,是不是也有写几笔楷书的冲动?
我整理完这篇文章,就特别想铺纸写写我入门时候学的《九成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