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图片 >> 正文 >> 正文

杜牧作江南春,杨慎批评说千里莺啼谁听

来源:江南 时间:2025/7/13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www.xuexily.com/

秦汉时期,江南属于不毛之地,经济不发达,也没有多少美景,但经过魏晋南北朝几个朝代的发展之后,江南已经大为改观,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几个朝代的皇帝对致力于发展江南。到了唐朝,虽然经济重心还没有南迁,但江南已经是一等一的好地方了,而关于江南的诗篇也层出不穷。

杜牧晚年自请到湖州任职,连续上书三次,总算得到了朝廷许可,允许到湖州任职。杜牧在湖州仅仅待了一年,但这一年间却写了不少经典诗篇,其中就有《江南春》。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歌的创作往往和诗人的经历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脱不了关系,杜牧这首诗只有寥寥二十八个字,却描绘出了一副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深意。

唐朝没有多少诗评家,诗评家大多集中在明清两个朝代,明代的大家杨慎就曾对杜牧的这首诗做出过评价,或者说是批评,说千里莺啼谁看得见,应该改为十里。从写实的角度出发,杨慎没有说错,千里莺啼确实没有人能够听得见,但诗歌向来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如果改为十里就缺乏诗意了。

对于杨慎的批评,后辈评论家何文焕给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首诗歌题目就是江南春,如果改为十里,也不一定能够听得到莺啼,看得到绿映,找得到水村与山郭。这首诗重在描写整个江南的景色,是从一个俯视的角度看待的,看的也是整个江南。莺啼绿映,水村山郭,南朝古寺,这些意象代表的是整个江南的景色,立意深远,不是一个十里能够概括的。

不管怎么看,都是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千里要好过十里,杨慎遭打脸也着实不冤。而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矛盾点,就是这首诗是不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诗。

从杜牧的生活时代来看,杜牧生于晚唐,这时期的唐朝已经到了垂垂暮年,皇帝也不怎么励精图治,而是喜欢上了佛教,比杜牧早几十年的韩愈就曾上书《谏迎佛骨》。从这个历史背景可以看出,当时的唐朝也是对佛教非常推崇的,甚至到了病态的地步。

杜牧写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很难说他没有借古喻今的意思。但这个讽喻非常晦涩,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构成了一副江南春景图,这就让很多人觉得,这只是单纯写景罢了。其实不然,看一首诗不仅仅要看表面意思,还要看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杜牧虽然放荡,但也是有为之人,在黄州任职期间,为政清廉,把一个黄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杜牧是有大志向的,必然也希望唐朝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重振国威。至于杜牧为何要将讽喻表现得这么晦涩,一方面是因为他写诗的习惯,还有一个就是不敢,借古喻今是文人的浩然正气,但也面临着危险,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因言获罪。

谢谢阅览,想要了解更多的文人故事,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0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