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江南 >> 江南类型 >> 正文 >> 正文

荷叶田田映回龙

来源:江南 时间:2023/11/12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彭坚)“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炎炎夏日,碧空蓝天,荷花映日,蛙声如潮,回龙村透出一片难得的清凉。

已是入伏时节,一眼望不到头的绿肥红瘦。百亩荷塘,在一声高过一声,一浪盖过一浪的蝉鸣中,一天天地红火起来。

日子越来越近。这几天勾棚棚忙得俩脚不沾地。过几天,也就是7月24号,“乡村振兴荷你同行”——十堰市回龙第二届荷花文化旅游节就要在这儿开幕,他这个回龙村的当家人,可不敢有半点马虎。

荷塘月色迎宾客

黄龙,回龙。回龙,黄龙。

在中国文化中,龙总是和风水联系在一起的。黄龙滩电站,拦河筑坝,把汉江最大的支流堵河水蓄住,防洪,发电,为汽车城送去洁净的饮用水。电站所在地的黄龙镇,水系发达,河网密布,说虎踞龙盘之地也并不显过。沿电站西进,往陕西白河,十堰鲍峡方向,距十堰市区30公里处,有一个七八百人的村庄,山环水绕,大峡河在村头折返迂回,蜿蜒向西,河漕似爪,河道似身,俨然一回头之龙,因以村名。

大峡河九曲十八弯,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肯离去,说明此地自有天宝物华,地杰人灵的风水。黄龙滩电站建成之前,这里是有名的穷乡僻壤,就是五年前,也不富裕,名不见经传。全村近一半的青壮劳力长年外出务工,村上没有支柱产业,村容村貌陈旧落后,与边贸口子村的区位很不相称。年6月,应村两委的邀请,已在珠海格力空调集团当了多年白领的勾棚棚回来了。初中毕业后,他随父母南下打工,靠勤奋吃苦,聪明才干,从一线工人好不容易干到管理岗位。

年,回龙村被列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把回龙村建成3A级景区”,村两委达成共识,整合全村山溪、林果、民俗等特色资源,走“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子,实现乡村振兴,村强民富的目标。

要发展,先得聚人气,让更多的人到回龙村来,只要有人来,一切人间奇迹都能创造。

怎样聚人气?村两委盯上了亩被村民抛荒的土地,把它统一流转过来,拿出其中的亩冷浸田,在区、镇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建起了以“荷塘月色”为中心的观光采摘田园综合体。每当夜幕降临,月出东山之上,荷塘、民居都亮起绚烂多彩的灯光秀。荷塘之上,云蒸雾霭,竞相吐瑞,引得无数网红纷至沓来,年举办的首届荷花节就吸引游客10万人以上。三至五月赏樱花、油菜花,六至十月看荷花、葵花,现在的回龙村,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赏,真个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优美的生态环境,便利的交道条件,宽厚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如今已与客商签约了森林康养+露营招商项目,计划投资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呈现“皓月松间照,树屋萤火明”的梦幻景观;投资万元,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游客接待中心“荷香居”主体建筑已经开工。下一步,将科学规划吴家寨、大安山生态旅游总体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向森林康养露营村的目标迈进。

莲者,廉也。村两委将廉政建设拿在手上,以党务、村务、财务等“五公开”为抓手,争创全省廉政建设示范村,做清正廉洁的表率。“回龙荷塘也是个廉政教育基地,这也是‘荷塘月色’吸引人的地方。”勾棚棚娓娓道来。

研学基地扬美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平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朗朗读书的学生,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会下到田里干农活,体验稼穑的辛劳和乐趣。年9月30日上午,郧阳中学高二年级的莘莘学子来到回龙村收割水稻,开展“劳动最光荣”学农营活动。这块稻田是春季郧阳中学高二年级学生插的秧苗,经过四个多月的生长,稻子成熟了。同学们看到沉甸甸、金黄黄的稻穗,在基地老师的指导下,拿起镰刀,撸起袖子,挥汗如雨地割谷子,另一组同学脱粒,晾晒。今年5月19日上午,郧阳中学高二年级名学子来到回龙村劳动研学基地,开展为期两天的“乡村最美丽劳动最光荣”学农营活动。在指导员的讲解示范下,学生们分成多个小分队,顶着烈日,在稻田里插秧。炽热的泥浆溅在同学们的脸上,校服上,随即荡起一波欢声笑语。阵阵微风习来,秧苗微微弯腰,仿佛在向小朋友们致敬。在旱地里,同学们忙着扦红薯苗,汗水滴在嫩叶上,闪着斑斑莹光。“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家都特别享受,虽然有些劳累,但我们亲身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栽种希望的幸福。”身材瘦小的高二学生贾悦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地说。自年以来,回龙村劳动研学基地每年春秋两季都会迎来郧阳中学的千名师生,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开启沉浸式农耕的研学之旅,体验农耕的滋味。在这里,学子们走出教室,变身为农家少年,“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结农家缘”,留下一辈子的美好记忆。

回龙村劳动研学基地的名气越来越大,目前已有郧阳中学,车城高中,阳光书院,汇海学校等与回龙村签约,年培训学生1.2万人次,体验项目有传统的插秧,收割,捕鱼,种菜等。

把世世代代播种的土地当作优质的培训资源,与市内学校合作,建立中学生劳动研学基地,开发体验式观光农业文旅项目,服务于国民义务教育,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回龙村抓农业文旅融合一开始就找对了路子,而这只是回龙村抓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满园产业关不住

乡村振兴,产业支撑。回龙村紧紧扭住产业不放松,依靠产业兴旺,促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年种植的50亩第三代弥猕猴今年已挂果,预计产量3至5万斤;年种植的50亩羊肚菌今年喜获2万斤鲜品,增收80万元;年新种植棚架梨90亩,全部成活。

此外,发展阳光玫瑰葡萄,火龙果,苗圃,大田套种油葵、西瓜、蔬菜等品种,亩山场种弥猴桃、樱桃、柿子,什么值钱种什么,哪好卖种什么,农产品直接进商场、超市,企业,“今年的西瓜、蔬菜卖疯了”,勾棚棚兴奋地说。

为调动群众兴产业的积极性,回龙村用利益联接机制,把产业和群众紧密地绑在一起。村成立了“农惠专业合作社”,实行“三金”:统一流转土地,支付群众租金;组织群众务工,支付薪金;群众入合作社,按股分红,得股金。合作社成立以来,已开发出弥猴桃白酒、黄酒,苞谷洒,葵花油,状元米(郧阳中学学生种植)石磨面粉,荷叶茶,莲子等近10种道地优质农产品。石磨面粉、石磨豆腐深爱市民亲睐,年产10万斤、日产0斤,被抢购一空。合作社还组织留守妇女手工编织帽子等精美手工艺品,玲珑满目,极赋乡土气息。

按照3A级景区的要求,倾心打造1.2公里的回龙风情民俗一条街。集中“三匠”:铁匠,木匠,篾匠,挖掘本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六坊”:石磨豆腐坊,面粉坊,挂面坊,酒坊,小磨香油坊,裁缝坊。

通过产业兴旺,实现农民家家户户年收入过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过万元,建成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充满活力的新回龙。

映日荷花别样红,春光不负赶路人。“把回龙村当成景区建,把回龙村建成3A级景区”,村支书勾棚棚又复述了一遍。他的名字挺好记,一来这个姓少,二来名字也形象,你的脑海里立马会浮现出村合作社办的羊肚菌棚子,弥猴桃棚子,花卉瓜果棚子,一下子就记住了。过细打量,小伙子个儿不高,生得墩墩实实挺接地气,浓眉大眼,一张方正的脸晒得黝黑,沉稳里透着耐心和干练。村上发展旅游需要流转一户的土地,户主坚决不同意。勾棚棚动员其亲戚朋友做工作,亲自带着村干部一趟趟往市区跑,做户主的工作;户主的工作通了,女主人的思想也得做,于是村干部们瞅准女主人晚上下班回家的空儿,上了12次门才把协议给签下来,这一跑路不打紧,二十多天过去了。

一打听,这勾书记,八七年的后生,群众拥护,班子同心,为政清廉,基础不错,还是个在读的村官大学生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494.html